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的措施,确实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
从美方各路报道来看,中方并未提前通知美政府要有所行动,美方也是通过公开报道才得知的,得知消息后,特朗普迅速召集了此前负责和中方谈判的主要成员,并严肃呵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认为是美方谈判代表出了差错,把和中国的谈判给搞砸了。在卢特尼克离开会议时候,特朗普又当着万斯和贝森特的面大声说道:“以后卢特尼克别再妄想控制美国的决策了”。
在此之后,特朗普还紧急安排美国贸易代表联络中方,但不料美方的通话请求,也遭到了中方的拒绝。
(美财长贝森特)
对于美国来讲,中方这一招确实有点狠。原本美方的计划是,通过和中方的多轮谈判,让中美从突发性接触转向阶段性稳定管理,把经贸关系维持在可控的运行轨道当中。至于稀土问题,也有望通过谈判从摩擦中剥离出来。
但是美方在很多政策上并未顾及到中方感受,结果一下子被中国掀翻了桌子。而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让中美前四轮贸易谈判成果化为乌有,还会严重影响特朗普政府今年的“丰硕成果”。
面对这样的状况,美方的态度很难再强硬起来。
这几天,美方不断软化态度。先是呼吁中方保持理性态度,和美方展开谈判。日前贝森特又主动抛出筹码,称美方有意延长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暂停期,以换取中国推迟实行稀土出口管制的计划。
对于美国来说,其这样做只能说明一点,中国手握的这张稀土牌,对美国的战略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而其所谓供应链替代,以及在该领域摆脱对华依赖的进程,存在根本性瓶颈。
作为美国军工体系的命脉,从F-35战机的发动机涂层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降噪系统,美国七成以上的武器系统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现阶段,美国战略储备中重稀土仅够用42天,若中国严格执行管制措施,军工巨头的生产线可能在90天内实现停产。这种直接威胁国家安全的风险,迫使美国必须优先缓解稀土供应压力。
此外,美国稀土供应链替代计划在短期内是无法见效的。中国掌握全球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且加工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中国此次管制不仅限制稀土出口,还将境外产品纳入许可范围,并严格把控了稀土加工技术的出口,直接切断了美国通过第三方获取稀土的可能性。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管控,让美国意识到必须通过谈判争取过渡期。
因此,在中国管制措施生效前,通过谈判争取一个缓冲期,是特朗普政府眼下最务实的选择了。
(F35战机生产也需要稀土)
而中方这边,其实早已表明了态度。我们始终相信,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对话才是解决分歧的唯一正道,因此“谈,大门始终敞开”;但同时,中国也早已不是那个在强权面前可以被迫低头的国家,若有人误判形势执意要打,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然而,美方近期的言行却与这种解决问题的诚意背道而驰。他们一方面罔顾自身供应链脆弱的结构性问题,反复搬出“受害者有罪论”的陈词滥调,将中国基于国家安全与产业升级需要的正当管制措施,歪曲为“针对美国的恶意行为”,并试图在国际上拉帮结派,孤立中国。
另一方面,美方又密集地挥动“关税大棒”进行极限施压:从威胁对华商品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到扬言切断对华的食用油贸易,再到派员游说欧洲盟友,企图就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合作对华征收高达500%的附加关税。
这一连串动作,清晰地表明美方依然沉浸在“从实力地位出发”的旧梦之中,丝毫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一个伟大的伙伴与对手。
对于这种强权逻辑和霸凌行径,妥协退让只会换来变本加厉。中国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答:仅从这个月开始,中方已连续发布六份反制公告,精准瞄准对方的痛点与软肋。如加强对稀土技术出口的审查,不让核心技术流出去;对美国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精准打在美国农民的痛点上。
每一步都在向美方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任何针对中国的围堵与打压,都将遭遇对等且坚决的反击。
这不仅是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必然选择,也展现了我们与任何挑战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实力。
(特朗普)
现在离 11 月还有一段时间,其实双方还有谈的机会。但中方的规矩不会变:谈可以,必须平等,想拿霸权施压中方让步,门儿都没有。所以这次美方想靠威胁让中国松口,大概率还是没用的。毕竟现在的中国,既有能跟美方博弈的实力,更有跟霸权斗争到底的决心。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