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俄罗斯凑军费,普京政府要卖国有企业,新一批寡头即将崛起?

普京感受到压力了,趁着泽连斯基在联合国猛泼脏水、俄乌前线胶着之际,克宫大笔一挥,直接对国内企业动刀凑军饷,誓要助俄军在前线强势推进。而普京这次没想到,一鲸落,万物生,俄罗斯一批新势力已到了崛起倒计时。

近期,俄罗斯财政部已经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2 0 2 6年到2 0 2 8年的财政规划。同时,俄罗斯财政部还表示,到2 0 2 5年年底,俄罗斯将出售7个国有企业,以获得1000亿卢布的收入。

不仅如此,到2 0 2 6年,俄罗斯还会出售6到7个国有企业,再次增加1000亿卢布的收入。

而这些收入将多数用于俄乌战争的军费开支,以及俄罗斯新型武器的研制。不难看出,克宫这次算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只为让俄罗斯这座已经维持了三年多的“战争机器”继续运行下去。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壮士断腕了,类似的情况在90年代就上演过。当时的俄罗斯为了挽救财政危机,不停地变卖企业。

而这些国企被卖掉后虽然解了俄罗斯的燃眉之急,但也在俄罗斯国内产生了很多的金融寡头和技术寡头,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

随着类似的巨型寡头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冲克宫的强大力量。当时,很多寡头甚至在电视上直接质疑克宫的权威,产生了相当不良的影响。而随着普京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寡头逮捕入狱,俄罗斯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

从2 0 0 0 年到2 0 2 2年,俄罗斯虽然遭到了很多外部的制裁,但由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成功执政,以及俄罗斯的扩张性外交战略,俄罗斯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对外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括夺取克里米亚半岛、打击格鲁吉亚军队和保护叙利亚巴沙尔政权。

但这些成果在2 0 2 2年的俄乌战争中几乎全部戛然而止。

从战略角度来看,俄罗斯开启特别军事行动的本质是有前瞻性的。随着北约的全面扩张,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已经被北约压缩到了墙角。

而乌克兰展现出加入北约的意图,直接正面挑战了俄罗斯在东欧的权威。

这样一来,对于俄罗斯而言,普京就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要么俄罗斯主动冲破北约战略封锁,要么北约通过在波兰和乌克兰部署的大批军队和反导系统,进一步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而普京显然选择了前者,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2 0 2 2年2月,俄军30万大军和2000辆坦克兵分三路闪电袭击乌克兰,打响了一场改变世界局势的俄乌战争。

但从今天的角度往回看,普京在俄乌战争中出现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开战后,俄军战术出现了严重失误,在没有全面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贸然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给了乌克兰空军喘息之机。

尤其是在俄军夺取基辅机场失败后,前线和指挥层陷入大面积同步失调,导致三路俄军在开局取得优势后,迅速被乌军增援力量迟滞。

其次,开战后,普京自身似乎出现了动摇,多次释放和泽连斯基谈判的信号,但北约和乌克兰政府依然拒绝谈判,导致俄军的作战部署被外交节奏进一步限制。

最后,普京没有提前进行国防总动员,边境管理不力,导致乌克兰间谍趁虚而入,多次在后方破坏俄罗斯补给线,甚至开启“蛛网行动”,在短时间内重创俄罗斯多个大型机场,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制空能力。

在前线,乌克兰还派出奇袭部队打入俄罗斯本土,再加上俄军本土没有太多的正规军防御部队,最后俄罗斯只能依靠与朝军协同作战的方式,重新夺回失地。

除了战略上的失误,受限于没有进行国防总动员,俄罗斯的财政也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虽说普京不宣布国防总动员也有其道理,毕竟,开启总动员就意味着俄罗斯全国进入战争状态,而俄罗斯和西方关系还没有到全面开战的地步。

但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国民经济始终没有转入战时轨道。直至冲突爆发数月后,30万俄军付出大量伤亡,前线也转入持久战,这时的克宫才堪堪宣布启动局部武装力量动员,调遣30万预备役人员奔赴前线补充部队。

而俄罗斯经济没有及时转入战时,使得财政出现大量赤字,导致俄罗斯始终无法集中资源用于前线战争,各种物资无法及时到位,这就让俄军接连付出大量不必要的代价,比如瓦格纳兵变,以及车臣部队的迟缓反应。

现阶段,俄罗斯卖掉国有企业,虽说也是筹集军费的办法,但从现如今的战场形势和外交格局来看,克宫的反应确实过于迟缓了。

而如今俄罗斯的变卖计划,是否会再次促成巨型寡头的形成,就要看普京自己的手段如何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寡头   军费   俄罗斯   国有企业   政府   俄军   北约   乌克兰   前线   战争   战略   部队   财政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