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间谍案破获!央媒发声,窃密手段太高超,大量私密照流出境外

只需短短几分钟,手机竟能成为境外间谍的“监视器”,所谓的隐私信息在别人那里压根不复存在。

近日央媒曝光的窃密新手段,再一次震惊了所有人的认知,没想到现在间谍是越来越狡猾了。

从一开始专挑单位机关的人员,再到非法居住的外籍人士,现如今他们竟然将目标放到了大众身上。

那么,这种窃密手段究竟是什么?

“窃密手段再曝光”

在当下遍地都是电子支付的时代,手机已经跟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几乎都离不开它。

因为考虑到出差在外手机电池不耐用,所以市面上便推出了“共享充电宝”,在店铺,火车站,机场等等,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每次当手机电量不足时,看到它无疑是看到了“救命灵药”,插上后焦虑感全无。

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境外间谍机构的有心操作下,看似平平无奇的充电宝却成为了“定时炸弹”。

为了能够窃密手机信息,他们充电宝内植入病毒或一些程序,只要用户一旦充电,病毒就会进入到系统中。

哪怕及时发现不对劲将数据线断开,这些病毒和程序并没有就此消灭,而是继续在后台运行。

如此一来,无论用户的照片,联系人,还是余额,境外间谍都看得一清二楚,相当于一个赤裸裸的实时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这些充电宝时,它们很有可能出现设置权限的选项,看似是给充电选项权利,实则却是给境外间谍控制的权限。

在避开一些安全限制后,你的手机就彻底沦为他人的工具,让人想想都不由得瑟瑟发抖。

而这些境外间谍机关在侵入大量用户的数据,他们会根据行为轨迹及出入尝试,来判断哪一些人更有利于发展,从事触犯国家安全的活动。

他们之所以能够设置这些充电宝,正是在检测环节以各种理由扣押,然后趁机植入芯片或硬件。

如此一来,只要手机和充电宝一连接,数据便会短时间内进行暴露,很难彻底杀死这些病毒。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要想规避这些风险也不是没有办法。

“如何避免这种风险?”

因为共享充电宝不是私人设备,所以我们选择充电时要看清楚品牌名称,而不是一些不知名的设备。

而在连接共享充电宝后,它发出的所有权限提示,我们都要谨慎的拒绝,因为它这是在侵入系统。

一旦出现大量广告,或手机卡顿死机的情况后,必要时直接清除手机全部数据。

若是这种办法依旧无法解决问题,那就必须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千万不可放松警惕。

总体而言,近些年来境外间谍机构为了探索我国机密,简直是想尽各种手段,而间谍的身份也一个比一个意想不到。

信息来源:央视财经

国安安全,人人有责,在此也呼吁大家保持警惕之心,若是发现间谍行踪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科技   境外   手段   间谍案   高超   间谍   手机   病毒   权限   数据   用户   信息   选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