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海环抱中的“海上花园”厦门,常年吹拂着来自太平洋的温润海风。在这座素有“鹭岛”美称的经济特区里,一家本土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一杯杯小蓝杯背后,隐藏着一个从华尔街归来的资本高手,和他带领企业从谷底重回巅峰的传奇故事。现代海洋城市的开放基因,与咖啡的醇香在此奇妙交融。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了一份重磅榜单——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这份名单中,一家总部位于厦门的企业格外引人注目:

瑞幸咖啡以344.75亿元的营收,排名全国第387位,稳坐这座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民企头把交椅。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瑞幸就是那家每天提供“9.9元咖啡”的熟悉品牌;
但在财经界,它的故事更为传奇——从财务造假、纳斯达克退市到营收突破300亿,瑞幸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商业逆转。
而这场逆袭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被称为“华尔街之狼”的黎辉。

黎辉,这位1974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的资本运作高手,拥有着一份令人艳羡的履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士、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他的教育背景集合了中美顶尖学府的精华。
毕业后,黎辉的第一站就进入了华尔街顶级投行摩根斯坦利。 在摩根斯坦利期间,他负责过北京大唐、北京控股等公司的上市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
2000年,黎辉回国发展,先后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担任要职。
2002年,黎辉做出了一个影响他职业生涯的决定——加入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在华平的14年里,他开创了被业内称为 “黎辉时代”的辉煌时期。
黎辉领导的华平投资在中国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主导了对神州租车、红星美凯龙、银泰百货等公司的投资。
2012年,当神州租车美股上市失败、现金流紧张时,黎辉果断出手,用2亿美元投资神州租车,这是当时中国租车行业最大的一笔股权投资。
2014年,黎辉升任华平亚太区总裁,达到了他在华平职业生涯的顶峰。

2016年,黎辉做出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从华平离职。他没有选择另一家顶级机构,而是加盟了神州优车,出任副董事长,负责战略和资本运作。
在神州优车期间,黎辉帮助公司完成了70亿元的战略融资,随后辞去副董事长职务,转任战略委员会主席。
也就是在这一年,黎辉与陆正耀、钱治亚开始深入讨论一个全新的咖啡项目。他们聊得非常细致,甚至连门店模型、规模和投入速度都经过了精密计算。
2017年,黎辉正式创立大钲资本,打算“用投资驱动变革”,在投资的企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也正是在这一年,瑞幸咖啡诞生了,大钲资本成为瑞幸的第一批投资人,也是最大的投资人。黎辉不仅带来了资金,更为瑞幸注入了成熟的资本思维和战略视野。
2018年,大钲资本完成了首支基金的第一轮募集,规模高达10亿美元。
2019年5月,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黎辉在当时评价道:“技术是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核心,基于此的运营效率提升是瑞幸业务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2020年,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事件陷入空前危机,股价暴跌,从纳斯达克停牌。
当年7月,黎辉不再担任瑞幸咖啡董事。 表面上看,黎辉似乎逐渐远离了瑞幸,但实际上,他正带领大钲资本为瑞幸的翻身做准备。
2021年4月,瑞幸发布公告,宣布与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达成一项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黎辉旗下的大钲资本领投了这次融资,认购金额高达2.4亿美元。
2022年1月,黎辉旗下的大钲资本在收购了瑞幸联合创始人之前持有的股份后,成为了瑞幸的控股股东。在黎辉的带领下,瑞幸咖啡开始了艰难但有效的自救之路。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后来总结道,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还原真相、清理造假团队;积极承担责任;留住核心人才,调整发展策略。
“除了保留着最初的名字,瑞幸其实已是一家全新的企业。”郭谨一如此评价转型后的瑞幸。

黎辉和大钲资本掌控瑞幸后,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他们把战略重点从快速扩张转为有针对性的扩张,以及提高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2021年,瑞幸推出了113款全新现制饮品,其中4月上市的“生椰拿铁”成为了爆款,上市第一年销量就超过了7000万杯。这款产品被媒体视为让瑞幸咖啡“起死回生”的功臣。
2022年4月,瑞幸咖啡迎来了转折点——金融债务重组成功完成,标志着公司正式结束作为债务人的破产保护程序。
同月,瑞幸与椰树集团合作的联名饮品“椰云拿铁”引爆社交网络,首发总销量超66万杯,首周销量突破495万杯。
更令人惊讶的是,2022年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长到6580家,第一季度营收24亿元,经营利润自成立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2023年6月5日,瑞幸咖啡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时刻——随着厦门中山路旗舰店开业,瑞幸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成为中国首家突破万店的连锁咖啡品牌。
黎辉亲自出席了开业仪式。

2023年9月,瑞幸与贵州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正式上市,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
在稳住国内市场后,黎辉开始推动瑞幸的全球化战略。2023年,瑞幸咖啡率先在新加坡开设了两家门店,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2025年1月23日,瑞幸咖啡在马来西亚双店齐开,这是继新加坡之后,瑞幸进入的第二个国家。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瑞幸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定。
2025年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两家PICK UP快取店开启试营业。这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纽约中城和毗邻纽约大学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均地处曼哈顿核心地带。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市场之一,拥有深厚的咖啡文化,是瑞幸咖啡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市场。”
瑞幸进军美国市场的策略令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选择华人聚居区,而是直接开在了星巴克的“家门口”。
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百老汇大道755号和第六大道800号,前者紧邻纽约大学,瞄准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后者则靠近帝国大厦,吸引游客和商务人士。
开业当天,瑞幸推出1.99美元限时优惠,吸引大批消费者排队尝鲜,甚至登上美国CBS、CNN等主流媒体。
瑞幸的菜单也做了精心设计,既保留了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等国内爆款饮品,也针对美国市场新增了风味冷萃、生咖系列饮品。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瑞幸咖啡全球门店总数已达24097家,第一季度净新开门店1757家。

2025年4月29日,瑞幸咖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黎辉重新加入董事会并担任董事长职务。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人事变动。
五年前,黎辉因瑞幸财务造假危机而退出董事会;五年后,他带着让瑞幸起死回生的成绩荣耀回归。黎辉不仅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长,还同时担任泰邦生物的董事长。
从华尔街投行到私募股权,从投资人到董事长,黎辉的职业生涯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循环。在黎辉的资本战略指引下,瑞幸咖啡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咖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截至2025年二季度,瑞幸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8亿,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其中海外门店达89家。
对比2018年底的数据——当时瑞幸在全国22个城市开店2013家,累计用户1254万——可以看出,在黎辉的资本支持下,瑞幸实现了真正的腾飞。
如今走进任何一家瑞幸门店,看到的是一杯杯售价9.9元的平价咖啡。而在这背后,是黎辉这位“华尔街之狼”精准的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
从华尔街到厦门,从投资人到董事长,黎辉带领瑞幸走过了从资本宠儿到全民咖啡的蜕变历程。
在纽约曼哈顿的瑞幸店里,美国消费者正用Apple Pay支付1.99美元的咖啡,而这一幕,已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最佳注解。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