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运动对血糖很友好,简单却高效!

吃完饭,血糖偷偷升高?别慌,有一种超简单的办法能管事儿 ,那就是走路。不用找健身房,不用穿专业装备,就凭两条腿,走起来就行。这看似平平常常的动作,藏着调控血糖的大本事。





加快步行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


走路是一种对血糖友好的运动。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方红娟指出,走路时,肌肉收缩与血液流速加快,会推动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细胞。这些葡萄糖一部分为肌肉活动供能,另一部分转化为肌糖原储存起来,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同样表明,加快步行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该研究发现,与休闲散步(速度 <3 千米 / 小时)相比:正常步行(3~5 千米 / 小时)能使糖尿病风险降低 15%;轻快步行(5~6.5 千米 / 小时)可让该风险下降 24%;而非常快速的步行(>6.5 千米 / 小时)则能使风险降低 39%。

不妨养成餐后步行的习惯,若在餐后 30 到 60 分钟左右开始,能有效抑制餐后血糖的峰值,降幅可达 2.3 毫摩尔 / 升。研究还发现,每天分 3 次步行、每次 10 分钟,其降糖效果比一次性连续走 30 分钟更好


步行时,速度建议维持在每分钟 100 到 120 步,步幅以 “身高 ×0.45” 为最佳,心率则控制在最大心率(220 减去年龄)的 60% 至 75% 之间较为合适。




其他有助于控糖的运动方式

1.有氧运动
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椭圆机训练等,能持续提升身体代谢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 30 分钟 / 次,每周 5 次),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


2.力量训练(抗阻运动)

举哑铃、杠铃、弹力带训练、深蹲、平板支撑等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肌肉是葡萄糖的 “消耗大户”,肌肉量越多,身体消耗葡萄糖的能力越强,长期坚持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每周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重点锻炼大肌群(如腿部、背部)。

3.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短时间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恢复交替进行(如冲刺跑 30 秒 + 慢走 1 分钟,重复 8-10 组),每周 3 次,每次 20-30 分钟。研究显示,HIIT 能快速提升葡萄糖利用率,改善血糖控制,尤其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


4.低强度身心运动
瑜伽、太极、八段锦等,通过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减少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分泌(压力过大会导致血糖升高),同时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适合中老年或运动能力较弱的人群。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生命时报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养生   高效   血糖   友好   简单   葡萄糖   胰岛素   肌肉   速度   心率   强度   有氧运动   身体   激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