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人狂赚 11 亿吊打茅台!if椰子水是怎么创造财富神话的?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饮品市场中,一个看似普通的椰子水品类,却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商业故事。有这样一个团队,仅有46人,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人均创收两千多万元,这个数字比茅台还高出五倍之多,吊打一众金融大厂。

他们靠着卖椰子水,年入11亿多。这家注册在新加坡,根植于泰国的公司,甚至连一个正经中文名都没有,团队里一个中国员工都没有,却靠着中国市场贡献了97%的收入,如今还冲击港股IPO。

它就是在中国市场掀起波澜的if。自2013年,泰国富二代彭萨克创立该品牌以来,从泰国饮料制造商分拆出来的它,几乎不进行任何实际生产,没自己的工厂,也没有仓库,从生产、物流到销售,统统外包出去。

在职的46名员工里,43人来自泰国,3名来自新加坡,主要精力都放在品牌运营上。生产靠代工厂,物流靠第三方,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97%的销售额靠两家代理公司。这种轻资产模式,就像借鸡生蛋,让它既享受了规模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又保持了创业公司的灵活性,无需在生产物流环节耗费过多精力,自然就有大把资源投入到品牌营销之中。

2017年,当它刚踏入内地市场时,椰子水市场还处于萌芽期。它十分聪明,精准地瞄准了消费者健康焦虑的痛点。在那个奶茶因含糖多被嫌弃,可乐因添加剂被诟病的时代,它高喊着“百分之百天然泰国香水椰”强势冲入市场,主打好喝又有营养这一卖点,在全民追求健康的风口下,打出无添加的口号,一时间,这股椰子水迅速打开了局面。

不仅如此,它还狂砸费用请李佳琦、赵露思、肖战等一众红人带货,在强大的营销攻势下,一瓶椰子水的销量一路水涨船高。最绝的是它的场景营销,将一瓶椰子水打造成场景万金油。

在健身房里,练完来一瓶可以补充电解质;下午茶时,搭配欧包,if低糖属性瞬间变身健康搭子;酒局之后,解酒补水的功能又让它大受欢迎。结果在2024年,该品牌净利润达到21.1%,纯赚两亿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椰树集团,这个创立于1956年,前身为海口罐头厂的老牌企业,历经多年发展成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椰树牌椰汁更是成为一代中国人记忆中的味道。椰树集团就像一个勤恳的老黄牛,自建工厂渠道,自产自销。

但这种模式投入大,利润空间自然就被压缩。再加上菲诺、欢乐家等品牌的围剿,以及因为擦边广告被罚款等负面事件,还有渠道竞争失利等原因,曾经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椰树集团的市占率已从1999年的75%跌至如今的26.3%。而if这个新晋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34%,是第二名的七倍多。

不过,if这个新晋品牌这段时间也开始慌了。原因是产品太过单一,椰子水占总收入的95%以上。市场风向瞬息万变,一旦发生改变,公司的命运可想而知。

事实上,这种危机已经初现端倪。该品牌97%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一旦中国消费者不再买账,它的苦日子就来了。3・15曝光椰子水行业乱象后,消费者信心受到动摇。盒马推出9块9一升的椰子水强势出击,使得if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7.48%跌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30.33%。

由于没有自主生产能力,它没办法形成真正的成本优势,面对盒马的低价策略,只能干瞪眼。研发投入仅有3.4万美元,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持续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过度依赖代工厂和代理商的弊端尽显,一旦合作出现问题,整个商业模式可能瞬间崩盘。

更要命的是,它须在2026年前完成上市,否则创始人彭萨克要支付超2300万美元回购投资方股份,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擦边广告成为历史,当9.9元的椰子水铺天盖地席卷市场,老牌椰树和新晋顶流都站在了转折点上。老牌椰树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品牌资产沉淀深厚,产品口碑良好,若能在产品创新、营销方式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做出改变,仍有机会重回巅峰。

而新晋顶流则需解决产品单一、过度依赖外部合作、研发创新不足等问题,否则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对于整个椰子水行业来说,这两大品牌的走向,也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与变革,究竟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来源:正解局的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美食   茅台   椰子   神话   椰树   品牌   泰国   市场   中国市场   老牌   中国   新加坡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