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海电力大学主办的“2025国际退役动力电池风光组件资源循环利用大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本届大会以“启迪循环新生,共创低碳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600余位产学研专家齐聚,聚焦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设备回收利用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方案。大会主席由学校李和兴教授、时鹏辉教授联合担任。
开幕式上,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学校在国家能源转型背景下构建“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技术攻关。上海电力大学原校长李和兴教授系统阐述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材料再生-高值化应用”全链条解决方案,分享“上电经验”。上海市科委新能源处处长赵一新教授指出,上海将打造退役电池回收技术研发高地,支持跨区域产业协作,形成可复制的“上海经验”。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张波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大会报告阶段,中国科学院赵东元院士解析材料改性技术对电池回收效率的提升机制;井冈山大学校长罗旭彪教授介绍动力电池回收发展趋势与挑战;清华大学徐盛明研究员提出锂电材料高值化利用的"短流程再生"新路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周全法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梳理光伏组件回收全球技术标准演进;华友循环高乔威总监深度剖析千亿级退役电池市场的机遇与风险管控;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分享失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修复与再利用技术;西安交大杨国锐教授展示覆盖"回收-拆解-再生"的全产业链产业化模型;中南大学张文超教授分享他在废旧三元电池中关键金属的高效提取与短流程回收的基础研究工作;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马文静介绍长虹废旧锂电精细化拆解装备的开发及应用;江苏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成纯对“两新”行动背景下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进行解读。
大会主席时鹏辉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指出,退役电池资源化是破解新能源产业资源瓶颈的核心钥匙。上海电力大学研发的“绿色短流程高值再生技术”已解决行业多项技术瓶颈,在山东、湖北等地实现产业化应用。学校将持续推进“电力+储能”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国际退役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策源地。
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高地,该校深度践行“政-产-学-研-用”协同战略,依托学科优势加速退役电池与风光组件循环利用技术的国际化进程。(通讯员:巩帅奇)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