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临终前叮嘱不要忘记!他是《沉默的荣耀》中的历史原型

他,是周总理临终前叮嘱不要忘记的人之一……

他,是解放战争中隐秘战线中的“红色密使”……

他,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甘为党工作,为了解放台湾而入岛潜伏,不幸暴露牺牲

他就是由于和伟主演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历史原型:吴石。

1894年,吴石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一户寒儒家庭,父母给他取名萃文,萃文萃文,有汇聚文采之意,从这个名字中可以看出吴家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殷殷期望,长大后的吴石不负众望,先后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日本炮兵学校(日本东京炮兵专科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不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或许很难意识到这份教育背景在民国政坛的含金量,船夫来一一解释下。

保定军校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因办在保定,习称保定军校,共办了九期,1923年停办。在吴石入学第三期中的同学中就有张治中、蔡廷锴、白崇禧等人。

1924年建立的黄埔军校中的很多教官就来自保定军校,按道理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都要喊保定军校毕业的一声师傅了,只是现实中黄埔一期的年轻军官很多是瞧不起保定军校的老资格,认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才是军界天花板,这个说法的确没错,在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界混,文凭就是命根子。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就能当师长。蔡锷31岁当上云南都督,阎锡山28岁掌控山西军政大权。

只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东京炮兵专科学校一样,并非是日本军事学院的天花板,在它们上面还有真正的军事顶级学府,也就是吴石最后就读的日本陆军大学,与之相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东京炮兵专科学校更类似于现在的高中或中专。

民国时期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高中毕业就很厉害了,更别说是上大学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对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都回国担任要职了,这才导致很多年轻的黄埔军校军官毕业生会认为仅仅相当于高中教育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天花板了。

需要注意的是,吴石并非一直在象牙塔求学,而是很早就投身行伍参加革命事业,不论是1912年作为南京陆军入伍生队队员随行护卫中山先生,还是1924年作为国民军中层军官参与誓师北伐,吴石不仅在41岁不惑之年的年纪完成了顶级军事学院的学术培养,还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了很高的军工和资历,二者叠加让吴石在民国政府军界如鱼得水,43岁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

理解了这个背景,大家就会明白为何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并没打过什么硬仗胜仗,却在短短数年间被提拔为民国政府军界要员,没办法,在民国军队本土派军官中,吴石是保定军校第三届,资历足够老,而在民国军队留洋派军官中,吴石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大名鼎鼎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在他面前根本抬不起头,这就好比一个高中生毕业生跟一个大学毕业生比学历。

和一直在一线指挥战斗的将领不同,吴石学成回国后主要在国民党陆军大学担任教官,此后虽然也参与多次战役策划和指挥,但更多时间还是投身于民国军事理论的研究,期间不仅创办军事期刊《国防研究》,还出版《最新军事航空述要》(1932年故宫印书局出版)、《近代战争与国防之本质》(1935年出版)、《兵学辞典粹编》(1936年兵学研究会出版,因广受好评而不断再版)、《战术讲话》(1938年出版)、《兵学辞典粹编初续》(1941年出版)、《重庆见闻录》(1941年出版)、《新战术论》(1942年11月兵学研究会出版)、《日军登陆作战》(国防部史政局1947年版)。

在此期间吴石还利用自己资深的日本军事学院学术优势,耗费三年编撰了反映日本军事和军队情况的《参二室蓝皮书》,弥补了国民政府对日本军事情报研究的缺位。

所谓儒将,大致就是如此吧,

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吴石,在投身抗日战争的同时,也睹国了民党政府的黑暗,尤其是在作为负责处理台湾二·二八起义善后事宜的负责人之一,深刻意识到了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和独裁专政,于是在不久后便于中共中央上海局取得联系并确定工作关系,成为中共在国民党军事机关的高级内线。据后来担任新中国广东省人民法院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和党组书记的吴仲禧回忆:

吴石对共产党人是有好感的。他读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在武汉珞珈山听过周恩来的演讲,还同叶剑英等人有过交往。

此后吴石不断向解放军提供国民党军队重要军事情报,其中就有《国防部全国军备部署图》《沪宁沿线军事部署图》等,期间还规劝李宗仁接受中共八项和谈条件。

1949年5月吴石调任福州绥清公署副主任,随后向中共提供京、沪、杭解放后的“全国作战部署”,特别是台湾及东南的军方部署等重要情报。6月,蒋介石密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在福州外围构筑一道半永久性防御工事,吴石出面做朱的工作,使此事拖延,让解放军几乎没打大战,势如破竹地攻入福州城,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座千年古城。

7月下旬,吴石抵香港,向中共华南分局提供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制的两份绝密材料,是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敌的重要情报。

到了8月,国民党大势已去,吴石却意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次长,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故事就此开始……吴石赴台时带去了一双小儿女,而把另外两个儿女留在大陆,这就是为何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出场的主要是吴石一儿一女。

在去往台湾前,吴仲禧曾请他考虑,到台湾去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也可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吴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

1949年10月,解放军攻打金门失利。11月,解放军攻打舟山群岛也受到重大损失。为及时取回吴石掌握的重要军事情报,华东局决定派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党员朱枫赴台与吴石联系。朱枫从香港去往台湾一个星期后,吴石在寓所秘密接见朱枫,向她提供了批绝密军事情报的微缩胶卷,内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编绘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海峡、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另外,还有《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等。

几天后,这批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递到华东局情报局。其中,几份绝密军事情报还呈送给毛泽东主席。当毛主席听说这些情报是一位秘密女特派员赴台从一位国民党上层人士“密使一号”那里取回时,当即嘱咐有关领导:“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毛泽东激动之余,还赋诗一首,并嘱咐一定要传到那边(指台湾),其诗曰:“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可惜的是身处宝岛台湾的吴石并没有机会看到这份胜利的曙光,1950年因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台湾当局下令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逮捕吴石,以及吴的夫人王碧奎、吴石的朋友“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吴石的亲信随员聂曦上校等人。1950年6月10日,吴石牺牲。

如今英雄已离去75年之久,而他的绝笔诗仍在历史长河中回响: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预祝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英雄的故事会被不断传颂,烈士的精神会由后辈继承。

参考资料:郑立著《冷月无声吴石传》中共党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历史   荣耀   临终   原型   沉默   日本   台湾   保定   士官   军校   民国   国民党   军事学院   军事情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