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这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放出消息,说莫迪答应美国,不会再从俄罗斯买石油了。他在与联邦调查局局长帕特尔的联合记者会上,突然抛出一颗“外交炸弹”:印度总理莫迪已向他保证,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话音未落,现场记者们的敲键声骤密如雨——这条消息若属实,可能改写全球能源贸易格局。话刚传出来,24小时不到,印度官方就给出了正面回应。
简单说,印度的意思很清楚,买不买石油、从哪买石油,核心是看自己人的利益,不是别人说怎样就怎样。这位发言人还补充,稳定能源价格和保证能源供应,是印度能源政策的两个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印度会扩大采购的范围,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让能源来源更多元化,但绝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节奏。

说起印度和俄罗斯的能源生意,那可不是新鲜事。早些年,两国就有来往,不过真正让交易量飙起来,是“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从那时开始,印度每年采购的俄罗斯原油都像坐上火箭一样往上涨。
想让印度放弃俄罗斯的石油,首先得问问他们的账本答不答应。这笔经济账,对印度来说实在是太香了。俄罗斯石油最大的诱惑力就是两个字:便宜。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对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不得不给出相当诱人的折扣来吸引买家。

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量如同坐上了火箭。在冲突发生前,来自俄罗斯的原油在印度的总进口中占比微不足道,连1%都不到。但在此之后,这一数字飙升,峰值时甚至占据了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四成江山。
即便是现在,俄罗斯石油依然是印度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目前其占比稳定在36%左右,每天平均有175万桶原油从俄罗斯运往印度。这份巨大的采购量为印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估算,通过享受折扣价,印度已经累计节省了大约170亿美元的开支。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并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消费者”。他们还做起了利润丰厚的“中间商”生意。大量的俄罗斯原油被运到印度,经过简单的提炼加工,摇身一变成了成品油,然后被转手卖到了千里之外的欧洲市场。这笔转口贸易利润极高,让印度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俄罗斯已经是印度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石油供应国。相比之下,美国卖给印度的石油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仅占总进口量的4.3%,日均大约21万桶。这个数字连填补俄罗斯石油缺口的零头都不够。
所以,让印度放弃俄罗斯石油的后果是什么?显而易见,这不仅会推高全球油价,更会直接点燃印度国内的通货膨胀,损害每一个印度普通消费者的利益。这触及的,是一个政府执政的根本。

对特朗普而言,这番表态可谓“一石三鸟”。首先,对内,这成功塑造了一个强势、能在国际舞台上搞定事情的领导人形象,暗示他与莫迪的“铁哥们”关系能够带来实际成果。其次,对俄罗斯,这是一次精准的心理施压,通过渲染其重要能源伙伴可能“背弃”的氛围,试图动摇其经济命脉。
最妙的是,特朗普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他补充说,印度的停购将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神来之笔,万一最终印度没有停购,他也可以解释为“过程还在进行中”,避免了承诺落空的尴尬。

而印度的回应,则是一套漂亮的“太极推手”。面对美国的压力,新德里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不想彻底撕破脸。直接说“特朗普在撒谎”是万万不可的,那会引发无法预测的外交风暴。
于是,印度选择重申其根本国策——“国家利益至上”。这句话,既是对内的政治宣示,向民众展现捍卫主权的决心。也是对外明确的信号。对美国,它实现了事实上的否定,告诉华盛顿:我们的决定不受你影响。对俄罗斯,这更是一颗定心丸,确认了双方能源合作的稳固,安抚了这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场围绕石油的口水仗,其实只是印度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一个缩影。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战略自主”。它力求在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之间走钢丝,通过灵活的平衡策略,不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为了让印度听话,可谓是“胡萝卜加大棒”齐上。大棒是赤裸裸的关税威胁。美方曾放话,要对输往美国的印度商品施加高额关税,有说法是50%,也有说法是直接翻倍。而胡萝卜则是,只要印度限制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些关税就可以谈,可以降低。

但印度显然没被吓住,也没有被诱惑。不仅如此,印度的高级官员,包括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西方在购买俄罗斯能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言下之意是,你们可以买,为什么我们就得被限制?
在顶住美国压力的同时,印度也在努力巩固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印俄关系源远流长,俄罗斯也相当配合地表示,能源合作完全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买不买是印度自己的主权决定,给了新德里极大的尊重。莫迪也通过在上合组织峰会等场合与普京、以及中国领导人展现亲密姿态,不断强化这份关系。

美国其实也清楚,过度施压的后果可能适得其反。特朗普自己就曾发文担忧,这么做只会“将印度和俄罗斯推到中国的怀里”。这种担忧恰恰给了印度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正是因为美国害怕一个“俄-印-中”潜在合作集团的形成,才不敢对印度逼得太紧。
说到底,这场由特朗普一番话引发的风波,核心从来就不是几船石油那么简单。它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印度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动中,坚守其独立决策权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决心。石油只是一个工具,一种筹码,而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那个叫做“自主”的词。

对于印度这样的新兴大国来说,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外交独立性,是编织其国家命运的三根主线,缺一不可。他们在石油问题上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为国家未来的战略走向,投下至关重要的一票。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