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平凡人,不是神!不期待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卖飞”两个字,像一根倒刺,扎进每个炒股人的指甲缝。

疼的不是少赚那几块钱,是事后看K线像看前任朋友圈——明明可以亲到,却提前下车。

可芝加哥大学刚丢出一组冷冰冰的数据:死磕“最高卖、最低买”的那批人,一年下来比“差不多就行”的同胞少赚23%。

少赚两成多,还天天熬夜盯盘,图啥呢。

摩根大通那边更损,直接让AI上场,不猜点位,只划“肉段”。

机器把K线切成一块块高概率区间,60%的钱扔在“核心区”,40%的钱撒在“延伸区”,一年收益抬了17%,最大回撤砍了三分之一。

简单说,电脑也不信能啃到整条鱼,它只吃鱼身,刺和尾巴留给幻想。

剑桥的脑科学家凑热闹,把人塞进fMRI里,发现“差不多就行”的交易员前额叶亮得跟路灯似的,情绪刹车片更好使;追求完美点位的,大脑里那部分跟深夜的城中村一样,灯一闪一闪,随时跳闸。

结论很直白:放过自己,大脑才配合你执行止盈。

实操层面,把“区域”再剁细一点就行。

把支撑/压力想象成两团棉花糖:内圈60%命中率,外圈85%。

钱先丢内圈,再撒外圈,别一把梭。

目标也别死心眼,看VIX脸色:恐慌指数飙过25,赚0.8%就拎包走人;VIX低于15,再贪心到2%也心安理得。

一句话,市场哆嗦时少做梦,市场佛系时多拿五分钟。

有人担心“卖飞”后大腿拍肿。

高盛的Kostin给了一个止疼药:放弃头尾各10%的行情,能躲掉83%的黑天鹅。

换句话说,少赚那口汤,多半也躲了雷。2024年特斯拉的日内数据摆在那儿:死磕极致点位的,持股3.2小时,胜率52%;吃“鱼身”的,1.8小时就下车,胜率68%。

前者一年倒腾的次数是后者的4.7倍,结果净利润还低39%。

频繁进出,手续费都给券商打工了。

真想改,不用焚香沐浴,就记三本小账:买入区、持有区、卖出区,画两条线——心理防线和目标线。

打到目标,强制关机五分钟,去倒杯咖啡,让FOMO情绪先冷静。

仓位再配个ATR阀门,市场一哆嗦,自动减三成,别让情绪替你加仓。

最后留一句:股市不是高考,不颁满分奖。

把“差不多”做成“长期赢”,比偶尔一次“完美”更性感。

放过那根倒刺,账户余额才能替你长出新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最低点   最高点   期待   内圈   倒刺   外圈   情绪   目标   芝加哥大学   市场   特斯拉   切成   剑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