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一场属于茶饮的“双十一”也落下帷幕。自2020年以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走入大众视野,五年时间,立秋喝奶茶已然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而茶饮品牌、外卖平台、消费者也完成了一次次的狂欢。
和“双十一”一样,历经多年战火。茶饮品牌在打响“秋一杯”这场战役上,越发熟稔,花样百出的满减补贴,层出不穷的跨界新品,让当日销量不断冲高,各种维度的战报也足够惹眼,气势上不输每年的618和双11。
相较之下,作为承载这场战役的平台方,处于外卖战火中的美团,虽然占据七成市场,却显得更加收敛、克制。
8月7日晚11点,美团外卖官方发文,宣布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如期结束,全文没有浮夸的订单数据,取而代之的是美团邀请了300万名骑手提前喝上了秋天第一杯奶茶,并邀请了超过2万名奶茶店员按摩,同时联合了100家茶饮品牌及25万家门店携手发布新品。一切全部围绕“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来,却承载着沉淀的社会责任与商业潜力。这份克制且另类的战报,让这个独特的促销节点变得厚重起来。
至于为何如此克制,美团也给出了非常直接的解释:不想向奶茶注入更多泡沫。
言外之意,在美团看来,茶饮大战,需要的是产品之间绵密的泡沫口感对决,而非平台无序内卷的销量泡沫冲击。
这是8月1日承诺规范促销以来,美团再次明确表态。与此同时,联合100家茶饮品牌集体进行新品首发,也彰显其将反对内卷坚持下去的决心。
当消费者对奶茶“羊毛”的敏感度降低,当商家疲于应对无价值的薅羊毛订单,是时候去洞察外卖的更多可能性了。
秋日渐凉,奶茶暖心,当季节与口味的反差汇聚在一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有了被记住理由,并在五年的时间里不断深入人心,茶饮品牌也成为这场狂欢的最大受益者,从多家茶饮品牌交出的战报来看,今年的“秋奶大战”打出了新高度。比如霸王茶姬销量环比上涨200%,同比增长28%...库迪咖啡整体销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蜜雪冰城单日突破7500万杯,瑞幸单日2000万杯…不断刷新的数据足以证明,秋奶这个营销节点,做到了茶饮与立秋文化的完美契合。
一定程度上,“秋奶”营销是一场由外卖掀起的消费狂欢,但不同于往年,今年外卖市场因淘宝、京东的强势入局,价格战打得更为火热,这就导致消费者在薅羊毛的过程中,对奶茶的敏感度相对下降。
在此环境下,“秋奶”仍能带动多个品牌销量创下新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不会因挑剔的味蕾而减退,另一方面,今年茶饮新品迎来集中爆发,刺激了消费热情。据悉,秋奶活动期间,多家知名奶茶品牌都推出了新品,且普遍好评如潮,如美团与茶百道联合首发的明星单品“阳光青提冰奶”半日售出超10万杯。
联合茶饮品牌首发新品成为美团为今年“秋一杯”送上的答卷,据官方介绍,美团今年联合了100家茶饮品牌及25万家门店携手发布新品,覆盖奶茶、咖啡、果茶等细分赛道,口味也更加多元新颖。
品牌在重要营销节点选择在美团首发新品,源自对平台综合能力的认可,也是平台助力品牌精细化运营的直观体现。外卖平台作为连接用户最近的一端,更清楚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帮助茶饮品牌研发创新上同样有着话语权,同时也能倒逼品牌持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外卖配送的形式也缩短了消费半径,为消费者提供灵活选择,这些都让“秋奶”成为秋季促消费的重要动力。
需求端,消费者与品牌完成双向奔赴,供给侧,平台又与品牌实现合力创新,都让“秋奶”有着专属于秋季消费的独特价值。而这种由多方配合所带来的消费升温更应被用心呵护。
当然,一旦营销节点被大众接受,自然会吸引玩家蜂拥而至,除了层出不穷的茶饮品牌,今年以来,浩浩荡荡的外卖补贴战,让不少消费者闪回10年前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免单、大额券此消彼长,消费者乐此不疲的薅着羊毛,品牌方也不得不以低价跟进。但不同的是,今天外卖业态已经相对成熟,消费者和品牌越发清醒,期待着行业以更合理规范的路线发展下去。而对于平台方,则天然有着保持外卖生态健康发展的义务。
8月以来,多家平台发布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承诺之下,平台方也更清楚自己的责任与界限。不少用户反映,相较于上个月出现的免单,此次优惠力度已明显收敛。美团则更为直接,誓要戳破行业销量泡沫,选择率先放弃公开“秋奶”的订单数据,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只要DAU(日活跃用户数)超越1.5亿的App(应用程序)以接近100%的补贴率,撒出数百亿元制造1元购、1毛购、1分购⋯⋯那这些单量都不难做到,但是美团不想向奶茶注入更多泡沫。
不难看出,敢于揭露行业的浮夸风,源于美团对自身业务能力的绝对自信。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时零售市场总单量上涨到了2.5亿单,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泡沫。
事实的确如此。作为占据市场七成份额的行业领军者,美团凭借十余年深耕,早已对经营体系熟稔于心。面对“秋奶”大战这种瞬时订单暴增、服务承压的大促节点,美团依托成熟的配送网络、精准的数据分析,以及与商家的紧密协作,已然构建起一套完整且高效的应对方案。
据公开消息显示,为缓解“秋奶”当天的配送压力,美团进一步细化措施,除瑞幸外的所有订单若出现超时将直接免除罚则,涉及餐损的订单也会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补款;“秋奶”前后,骑手雨天、夜间的每单配送费更提升至8元甚至10元以上。这些操作既照顾了商家的利益,也考虑了骑手的配送压力,最后保证了多方都能在这次战役中各有获益。美团对全局的把控能力,是其在外卖生态中稳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为行业提供了应对大促节点的范例 。
一面是保障业务大盘稳定,给行业做出示范效应,一面是道出行业泡沫,克制表态,此中深意不难理解,美团想告诉全生态玩家:外卖已经是一种成熟业态,低价内卷本不应是行业常态,一味烧钱只会压缩生存空间,最后沦为一场透支行业的游戏。
克制之余,美团也在做着其他玩家洞察不到的事,“秋奶”当天,美团共请300万名骑手提前喝上了秋天第一杯奶茶,还邀请了超过2万名奶茶店员按摩。把“秋奶”的内涵外延至生态末梢。
在这场秋日掀起的全民消费热潮中,那些美味奶茶的制作者与传递者值得被记住和感谢。“秋奶”爆单,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奶茶店员和骑手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工作负荷远超平常。让这两大群体切实感到劳有所值,除了直接的金钱激励,更关键的是给予人文关怀。
在这方面,美团的举措可圈可点。活动期间,美团向全国十多个知名茶饮品牌赠送超万张“休闲理疗券”,让一线店员能享受免费捏脚、推拿服务;同时,美团在线上线下同步发放270万杯新品奶茶券,让骑手从“送奶茶人”变为“被送奶茶人”,还针对安全分五级以上的骑手额外赠奶茶。
延展至整个暑期,美团推出了奶茶快闪、冰饮车、站点联欢等活动,且发放不区分骑手类型,不区分骑手服装, 这些都早已超出夏日促销的唯销量论逻辑,彰显出平台应有的社会担当。
毕竟,行至第六年,“秋奶”的社会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其承载的社会价值也在持续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品牌还是平台,若能跳出“以量论英雄”的单一视角,转而在品质升级、服务优化、行业生态共建上多下功夫,便能让这一消费IP更有温度、更具生命力,也能为行业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由此,不夸张的看,今年的秋天,美团已然进入next level。
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来看,“秋奶”,满足了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驱动了茶饮口味的新一轮更新,更折射出外卖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无限可能,这种可能,既包括了即时配送服务的哲学,也蕴含着平台责任的深思。
美团联合100家茶饮品牌共同参与新品首发,代表着平台与品牌的相互赋能,也彰显了领军者的“江湖地位”。
为骑手、奶茶店员提供专属福利,消弭了平台与骑手、商家的深层鸿沟,并构建出新型共生关系。
而其陆续推出的卫星店和浣熊食堂,则演绎出生态对效率追求和成本把控的新阶段。
至于在重要营销节点,敢于戳破行业泡沫,隐匿无意义的单量比拼,更多的是身体力行,对期待赛道重回正轨的一次低沉怒吼。
这一切,源于美团知道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秋奶”大战已经结束,我们感受到了消费的无穷活力,也看到了外卖的可喜变化,消费者、品牌、骑手、商家,在一单单的甜蜜中,成全了对方。那个“秋奶”的激活者,也是外卖大战的应战者,美团做了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既细雨无声,又铿锵有力,也展现出了行业领军者应有的姿态。
可以肯定的是,外卖行业的新战事才刚刚拉开帷幕。此前的外卖大战中,价格战曾是各大平台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如今,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商家创造更公平的营商环境,骑手和店员也切实感受到了“秋奶”带来的温暖关怀。这一系列变化预示着,有平台已经在努力引领外卖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