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大,心却不小,为什么总盯着中国看?不少人问过这个事,我也常想,胆子哪来?

翻回老黄历,线索在这。明治维新后,日本一路扩军,野心涨,眼神盯着大陆不放。到了1927年,据称当时的首相田中义一抛出征华设想,先东北,再全国,最后还要称霸全球,听着夸张吧,但他们真在按表走。
1937年卢沟桥枪响,侵略摊牌,这一仗不是偶然火并,是提前布局。国内军国主义抬头,军费吃掉近半预算,还和德意勾连,找点借口就上,套路很熟。
那日本凭啥觉得能打中国?硬件摆在这。1937年前后,日本年产钢接近六百万吨,中国才几万吨,飞机坦克一条龙,他们能造,我们难造,这差距扎眼。更狠的是他们的判断,中国内部乱,人心散,大家顾小家,不顾大局,坂垣征四郎在审判时就说过类似话,石原莞尔也跑中国转了一圈,回去给出一样结论,他们就自信了。
可这看法准吗?只看表面,不看骨子。那时中国确实弱,问题多,但真打到门口,民众能拧成绳,军队能顶住线,牺牲也不退,这股劲,他们没算进去。战争撑住的,不只钢铁,还有人心。
说回来,国家大不大,关键不在地盘多不多,在精神能不能立得住,一句话捅到根。你看历史,大国无凝聚力也会翻船,小国众志成城也能硬扛,这规律常见,放到今天也不变。

最近日本又有点躁,有报道他们几个月前发布防卫白皮书,把中国称作挑战,还在台湾议题上说三道四,外交部当场约谈驻华大使,这火候不轻。接着看军事,日本推所谓反击能力,预算连涨,装备升级,演训变密,口风更硬,拉伙伴,炒安全焦虑,绑台海话题,这一串动作,值得盯紧吗?
不过今天的中国,和过去不一样。经济扛得住,科技跑得快,军队也不弱,关键是精神气变了。年轻人没经历战火,但遇到事能站出来,汶川地震你还记得吗,疫情那几年你也看见了,全国都在出力,这股子凝心劲,是硬核护城墙。
很多学校在做爱国教育,江桥抗战纪念地,学生去看,听讲,触摸历史,心里会亮一点。这种活动,不是口号,是把记忆接下去,把责任接上来,和平来之不易,珍惜更要行动。
再说网络,战场变了,舆论就是阵地,信息就是弹药。有人形容,网络是新的上甘岭,这比喻挺到位。每天各种声音,你我都能刷到,有些话故意带节奏,挑事,破坏团结,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跟着跑,不被带偏,这份清醒,也是护国力。
历史给的课,知耻而后勇。日本当年错判中国,一头扎进泥潭,因为他们只看见中国的乱,没看到中国人的韧。今天的中国,实力上来了,精神也更稳,这两条一起走,底气才硬。
国家要强,双线要上,国防要建,精神要立。每个人把自己的事做好,学生学知识,工人上工位,医生救病人,程序员敲好码,农民种好田,老板守规矩,干部干实事,然后,连成网,聚成力,国家就会更稳。

有人问,未来还会不会有风浪?风浪总会有吧,但只要人心在,方向在,谁想打主意,都会掂量。历史没走远,它在提醒我们,地不必多,心要能站,钢不必全,魂要能扛。你觉得呢?这份底气,是不是更重要?我们还需要补哪一块?话题留着,大家慢慢聊。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