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小米卢伟冰在今天官宣小米17系列销量超过了100万台,并且比前代速度更快达成该成就。
我也查了一下,根据之前的信息,小米15系列是在开售后九天销量突破100万台,小米17系列是在9月27日开售,到10月2日突破100万台,仅用时五天,这也创造了小米近些年来小米数字系列的一个新的记录了。
大家可能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就这么说吧,经此一役,小米17系列已经取代小米10系列成为小米“米冲高”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了。
你以为我是在对小米17系列吹吹捧捧?不不不,别急,你等我给你详细的讲一下你就知道了,一点没过誉。
首先,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经给大家说过了,小米17系列看上去虽然没有涨价,但其实通过产品定位转换的方式实现了悄然中的“涨价”。
大家可以看下图,这是目前已知的小米15和小米17系列的各机型销量分布情况。
小米15系列中,最便宜的小米15标准版卖的是最多的,占比达到了59%,这个也很符合大家对于小米数字系列的预期。
那么再看目前已知的小米17系列的销量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是的你没看错,这一代完全是反着来的,售价最贵的小米17ProMax卖的最多,占比超过了50%,而售价最低的小米17反倒没人买了。
大家要知道,小米17ProMax的起步价可是5999元,比前代卖的最好的小米15标准版贵了1400元。这个涨价幅度已经超过了小米10系列的涨价幅度。
简单来说呢,小米数字系列已经成功的从4000元档上探到了5500元以上的价位段,并且还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放眼全球市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目前只有苹果、三星以及华为。
而且大家还不要忘了,起步5999元的小米17ProMax可是在直面被誉为安卓高端机杀手的iPhone17的压力下实现了这个成绩,含金量十足。
不仅如此,小米17系列还达到了一个连苹果都没有做到的不可能三角:“在产品涨价的同时,销量反而还提升了。”(这是违背经济学基本规律的)
我们拿苹果来举个例子,iPhone11系列,iPhone11标准版是绝对的销量担当,这一代的总销量达到了2.2亿台;而到了iPhone13系列,苹果调整了产品策略,让iPhone13Pro成为了销量担当,客单价大幅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总销量的暴跌,根据Canalys统计的数据,iPhone13系列的总出货量约为1.29亿台,远低于iPhone11的销量。
而就目前来看,小米17系列在产品定位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其销量反而还提升了。
在经济学中,对这个现象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范伯伦效应”,就是指商品价格越高,市场需求反而越旺盛的反经济学常理的现象。
而范伯伦效应的背后,本质上就是情绪价值和品牌价值在起主导作用(和奢侈品是一个道理),是的你没有看错,有些人真的愿意为了情绪和品牌价值去买小米了。
然后,小米17的发售还顺带着解决了小米手机一直以来的一个顽疾:“线上销量和线下销量严重的不对等的问题”。
对手机行业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应该都不知道,哪怕是在2025年,国内手机行业线上线下的出货比例依旧是4:6,线下依旧是最大的手机销售市场。
而小米呢?他的手机销量占比一直是倒着来的,线上是大头,线下是小头。而小米17的发布一举扭转了这个态势。
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成绩,小米17Pro系列的副屏功不可没,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功能你都必须要承认目前的小米17Pro就是手机行业唯一具备该差异化卖点的机型。
目前小米17Pro在Z时代二次元阵营中火的一塌糊涂,因为小米17Pro的副屏那就是“痛机”天然的展示舞台。
什么叫痛机?就是通过各种贴纸、PVC装饰物装饰电子产品的一种统称,具体如下图所示。
总而言之,我愿意把小米17系列称为小米历史上的里程碑式产品,他的地位和价值甚至比小米10、小米12S Ultra更高。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