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揽超12亿,30年没涨价,江西1元“水王”苦等16年曲线上市



“卖水的可挣钱了,好几个老婆孩子,老公出轨一次就得给我买一套房。”



近日,被称为江西1元“水王”的润田矿泉水,因一场“家丑风波”登上热搜。


一个网名“暴躁十亿姐”、自称润田创始人黄安根第四任妻子的魏苗苗,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自曝丈夫有过4段婚姻,共5个小孩,而她生育了其中2个女儿。


声称“坚决不离婚”,还要将女儿培养成 “第二个宗馥莉”,继承家业。


本以为一出豪门继承人大戏即将登场,结果视频画风突变,豪门暗战秒变商战悬疑剧:


魏苗苗痛诉黄安根创立的“老”润田因经营不善已经重组,但黄安根的历史债务却没有因此解除,成为了失信老赖。



“新”润田即将借壳上市,魏苗苗却跑出来为老公叫屈,还不忘为自家品牌带货。


魏苗苗此番到底是“碰瓷性营销”,还是确有其事?



魏苗苗爆料后,润田实业立马作出回应:公司与黄安根并没有债务纠纷等,也没有劳务及股权纠纷。



而相关资料显示,黄安根的关联公司有17家,但其中14家被吊销或注销。


黄安根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为1138.28元。


目前存续的3家公司,包括魏苗苗在视频中提到的2家准上市公司,“深圳秦沃”与“深圳汉朔建元”,在天眼查显示为“微小企业”。



7月25日上午,有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两家公司注册地完全相同,而公司门口只悬挂了汉朔建元的招牌,没有秦沃的任何标识或招牌。


公司约有20位员工,有员工称公司在东莞还有工厂,但并不清楚公司规模,以及是否要上市的消息。



原本偏居江西的 “润田矿泉水”,也由此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1994年,林小湖完成了润田品牌的初始创建工作。四年后,江西丰源集团以出资方身份正式组建润田天然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通过股权收购获得该品牌完整所有权。


至2000年,职业经理人黄安根正式受聘进入该公司,经董事会决议出任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职务,全面主持企业战略发展工作。


当时,瓶装水行业方兴未艾,怡宝纯净水还在区域性试水阶段,农夫山泉还没有推出包装水。


而拥有医疗背景,又兼具商人的敏锐眼光和市场敏感度的黄安根,其主打的550ml装纯净水润田矿泉水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市场强烈反响。


将医疗标准引入饮用水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


斥资引入进口生产线,自建瓶坯厂降低包装成本,“1元钱”的价格策略,又让它与定价在1.5—2元区间的主流矿泉水打出了差异性。



润田的策略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先投入资源精耕下沉市场,之后迅速在江西市场全面铺开,业绩喜人。


早期润田的经营策略十分成功,润田天然也在2003年改组为润田饮料,进一步夯实了品牌基础。



2007年,润田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知名投资机构软银赛富向润田抛来了橄榄枝,注资2亿元,成为润田A轮投资者。


润田也加大了扩张脚步,建设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生产线,并且大量扩充销售团队。


可多品类布局没带来增长,反倒大量消耗现金流,最后资金链断裂。


原计划2009年上市,也因为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停滞。


2013年,润田陷入了一起巨大的舆论危机。


一向在宣传上中规中矩的润田,在“润田翠”饮用水系列中,推出了一款“首长专供”水,引起了很多消费者不满。



有网友指责它是“特权心理”作怪,人为地将水质区分为普通用水和高档用水,是“要钱不要脸”。


因为被质疑涉嫌虚假宣传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润田矿泉水遭遇口碑和销量双暴跌。


到了2013年底,润田欠薪、欠经销商货款等问题频发,严重资不抵债。


危急时刻,润田饮料的债主们在2014年对公司进行了承债式资产重组,约定承接约25亿元债务。


与此同时,成立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而黄安根从润田出局。


2016年4月,江西旅游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西迈通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对润田实业的战略控股,以51%股权占比成为第一大股东。


同期,润田投资通过7.545亿元资本注入获得剩余49%股份,形成双股东协同运营架构。此次股权重组标志着润田实业正式纳入省属国企战略发展体系。


由此,润田变身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魏苗苗近日在媒体访谈中坦言,此次公开丈夫相关争议事件的核心动机并非商业推广,而是旨在妥善处理长期困扰的债务纠纷。她强调,所有舆论关注的焦点都应回归到债务问题的实质性解决上来。


据其陈述,2014年丰源实业时任法人代表查加智与黄安根签署《资产重组框架协议》时,曾明确约定由丰源实业承接旧润田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并同步引入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重组。该协议还特别注明,重组完成后将依法依规清偿历史遗留债务。


然而协议约定的债务清偿条款至今未完全履行,致使黄安根本人仍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个人信用持续受损。


魏苗苗表示,当前公开相关事实是希望推动各方重新审视协议执行情况,通过合法途径促成债务问题的最终化解,恢复当事人的正常信用状态。



在江西人眼里,润田被称为“省水”,是其它品牌望尘莫及的存在。


甚至有人将它形容为江西游子的“乡愁解药”。



“他的缺点,在于只有江西有。从小喝到大,关键的是2005年买550ml是一块,今天买的还是1块钱。”


国资入主后,凭借着在江西省及周边省份的根基,润田实业逐渐走出困境,逐步扭亏为盈。


从重组之初的7亿多的年营收,到2021年营收超10亿元。


2022年,润田实业再次重启上市计划。


但因为江西国控旗下另一家南山御泉与润田形成竞争关系,因同业竞争问题遭证监会问询。


虽然有材料证明,双方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但IPO进展受阻。


2023年6月,润田实业拟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依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


2023-2024年,润田营收分别是为11.5亿和12.6亿元,净利润约1.47亿元和1.77亿元。



在全国建立了10大包装饮用水生产基地,覆盖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的经销网络,2024年,位列中国饮料行业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全国“双十强”。


在业绩稳步向好的同时,其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重组时刻。


近期,濒临退市的ST联合发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西润田实业100%股权。


从股权架构分析,ST联合与润田实业构成关联企业关系。具体来看,润田实业的股权构成包含江西迈通、润田投资及金开资本三方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迈通作为江西省旅游集团的全资控股平台,同时担任着ST联合第一大股东的角色,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均归属于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消息释放后,ST联合在复牌首日即呈现"一字板"涨停态势,短短半个月内因涉及润田相关概念两次触发涨停机制,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显著。


此前,ST联合连年亏损,润田无疑为它打了一针强心剂,而对四度冲击IPO未果的润田来说,登陆资本市场也算得上是夙愿得偿。




回到魏苗苗事件,表面上是自爆家事,实际上是流量变现、企业转型、历史债务纠纷的多方博弈。


将私人情感嫁接商业营销,利用润田实业借壳上市之机,通过话题为自己引流变现,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方式。


被平台下架多个视频,说明已经触碰监管红线。


不过,如何在重组中彻底切割历史包袱,避免个人因素成为品牌的暗雷,或许是值得企业借鉴并思考的问题。


-END-


参考资料:

1.南昌晚报:《‘江西省水’润田的命运转折》

2.南方都市报:《创始人妻子爆老公四婚五娃,‘要为夫复仇’!公司再次回应》

3.大江网:《江西一饮用水公司推“首长专供”水被调查》

4.当代企业世界:《一年狂揽超12亿,30年没涨价,江西一元水王借壳上市》

作者:胡南

编辑: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江西   曲线   债务   实业   江西省   公司   股权   饮用水   矿泉水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