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促进“人与生物圈计划”和“昆蒙框架”协同增效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生物圈计划”和“昆蒙框架”的协同增效,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共建和美永续、万物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图片来源:国新办

张玉军介绍,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引领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蒙框架”,也就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持续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张玉军指出,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主题“人与生物圈计划”,与“昆蒙框架”在目标上高度一致,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共同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本届大会将全面展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他介绍,我国建立了国务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印发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战略行动计划和重大工程方案。制度创新与保护行动并举,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持续开展“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此外,通过科技赋能强化支撑,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走航巡护车,以及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多尺度、多层次、常态化地采集数据,建设监督性调查观测网络。另外,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推动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国际履约,协同应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全球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科技   生物圈   生态环境   框架   计划   生物多样性   大会   保护区   生态   中国   全球   昆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