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不补,秋冬受苦”大暑之后建议多吃这3种食物,补阳又健脾

夏天的太阳那叫一个毒,晒得人都想躲进冰箱里。但你知道吗,这时候其实也是补身体的好时机。

“大暑一过,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可别觉得这时候就只适合躲在空调房里。实际上,这正是给身体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老话说 “大暑不补,秋冬受苦”,可不是没道理的。大暑过后,湿气重,脾胃也容易虚弱,这时候要是吃对了东西,不仅能补阳气,还能健脾祛湿,让身体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夏天。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 3 种适合大暑后吃的食物,做法简单还营养,赶紧学起来吧!

1. 鸡肉 —— 温补阳气,增强体力

鸡肉在餐桌上太常见了,味道鲜美,而且特别适合夏天吃。它性温味甘,能补虚益气、温中健脾,对于那些总觉得疲倦乏力、没胃口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大暑过后,白天长、晚上短,很多人都感觉精神不够用,这时候来上一碗鸡汤,瞬间就能让人心情舒畅不少。

我特别推荐陈五指毛桃炖鸡,这汤炖出来自带一股椰香味,喝一口,暖流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坦极了。我妈以前总说,夏天出汗多,喝这个汤能把力气补回来,现在我算是明白了,这汤真是伏天里的 “回血神器”!

【食材】(4人份):▪️鸡肉半只(建议焯水去腥)▪️五指毛桃15g(灵魂椰香来源)▪️茯苓10g(祛湿不伤身)▪️莲子15g(安神助眠)▪️山药20g(健脾养胃)▪️芡实15g(祛湿神器)▪️红枣5颗+枸杞一小把(增加甜度)

【做法】

1️⃣鸡肉焯水去腥,所有食材洗净

2️⃣放入炖锅,加1.5L清水

3️⃣炖煮1个小时(砂锅/电炖锅都可)

4️⃣出锅前加盐调味,撒枸杞焖5分钟

小贴士:

▫️喜欢更清甜可加1颗蜜枣

▫️汤水自带五指毛桃清香,超好喝~

夏日养生重点:

每周喝2-3次,湿气悄悄溜走✨

特别适合空调房久坐、爱吃冷饮的你!


2. 鸭肉 —— 滋阴降火、生津止渴,缓解暑热烦躁

夏天一到,不少人总觉得口干舌燥、心烦意乱,这时候鸭肉就能帮上忙了。鸭子在水里长大,天生带着点凉性,但又不会伤脾胃,反而能滋阴润燥、清热解暑,太适合夏天吃了。

尤其是老年人或者体质比较虚的人,吃点鸭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用担心上火。喝上一锅鸭肉汤,感觉清凉又解暑,就像给身体洗了个澡一样舒服。生活中难免有小烦恼,但一碗好汤下肚,就能让人重新找回平静。

我最爱的就是老鸭冬瓜薏米汤,这还是罗大伦老师推荐的,他说女生夏天可以多喝喝这款汤。鸭肉炖得软烂入味,冬瓜清甜可口,再加上薏米的祛湿功效,一碗下去,汤清味鲜,喝完喉咙特别舒服。我老公也特别喜欢,说这是他的 “消暑神器”,隔三差五就嚷嚷着要喝。

【食材】老鸭半只、冬瓜一圈、薏米一把、陈皮、姜 5 片

【做法】

1. 老鸭斩块,焯水,薏米下锅炒一下,加姜片 陈皮一起下锅,加足量水,煮开转中小火煲1.5小时。

2. 这时候可以准备冬瓜,不要削皮,刷干净皮切大块,最后放进去煲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3. 鱼肉 —— 易消化、补蛋白,增强食欲养脾胃

鱼肉是公认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而且脂肪含量低,特别适合夏天吃。鱼肉里的 DHA 和 EPA 对大脑和心血管都有好处,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经常吃鱼还能缓解疲劳、提高记忆力。大暑过后,肠胃功能会变弱,这时候吃点鱼肉,既美味又健康。

我家小孩超爱吃酸梅蒸鲈鱼,两颗咸酸梅加上姜丝,蒸 8 分钟,鱼肉嫩滑,酸香开胃。一盘清蒸鲈鱼端上桌,那香气扑鼻而来,让人立马就有了胃口。我家娃爱吃是因为鱼肉里的营养特别容易被吸收,老人小孩都能吃。有时候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而一顿美味的美食就是最好的慰藉。

【食材】鲈鱼、酸梅、葱姜

【做法】

  1. 把鱼洗干净擦干,表面划几刀,这样更容易入味。
  1. 姜切成细丝,均匀地铺在鱼身上。酸梅取 2-3 颗,去核捣碎,抹在鱼身的两面。
  1. 小葱切段,热油爆香后,连油带葱一起淋在鱼上,油别太多,薄薄一层就好。
  1. 水烧开后把鱼放进去,大火蒸 8 分钟,一定要定时,超时的话肉就老了。关火后再焖 1 分钟,然后出锅就行。

大暑之后,记得多给自己和家人准备这些营养丰富的菜肴。补阳健脾,才能顺利度过夏天,迎接一个健康美好的秋天!你最喜欢哪一道菜呢?留言告诉我吧!

注意:以上 3 款只适用于日常养生,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养生   大暑   秋冬   食物   建议   鸭肉   鱼肉   夏天   薏米   这时候   酸梅   毛桃   适合   冬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