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发炮弹,帮我国出了口恶气,但今天看来我们损失至少35亿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马达西奇公司这家乌克兰老牌企业,本来是苏联航空工业的骨干力量,1907年就成立了,主要搞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的生产。它的产品线挺广,比如NK-32涡喷发动机,那是推力最大的型号之一,用在图-160战略轰炸机上,还有TV3-117涡轴发动机,产量大,经济实惠,可靠性高,很多经典直升机都装这个。

公司总部在扎波罗热市,苏联解体后,订单少了,但靠着老底子技术,还能混日子。维亚切斯拉夫·博古斯拉耶夫这人,从1970年代进公司,一步步爬到领导位置,1990年代推动私有化,四处拉订单,维持工厂运转。他还当过乌克兰议员,从2006年到2019年,参与政治,但公司管理上争议不少,尤其在卖技术时总被指责不透明。

中国跟马达西奇的牵扯,主要是军工领域的合作需求。咱们国家军工发展快,除了自己钻研,也得从外面买技术。2015年,天骄航空跟马达西奇签了合作备忘录,开始技术交流。2016年,中国投资者通过天骄航空收购了公司56%的股份,还给了1亿美元低息贷款,帮它渡过难关。这笔钱不是白给的,目的是稳住发动机供应,避免被西方卡脖子。马达西奇的技术对中国空军发展有参考价值,能提供自研方向。双方谈了挺久,2017年正式签发动机生产协议,打算在中乌合资厂生产部分型号。

本来事儿挺顺利,但乌克兰政府插手了。2017年,乌克兰安全局调查收购,暂停交易。2018年,股份持有曝光,中国已经是大股东。乌克兰政府拿走四分之一股权,还收了1亿美元资助,说是保护军事技术。表面上看,这像交保护费,但其实没彻底挡住。中国继续投钱,总额加起来有20多亿人民币,加上股份费用,差不多35亿。谁知道2019年,美国跳出来了,国家安全顾问博顿去基辅,推动乌克兰找其他买家,美国军工企业也派人谈收购,目的是挡中国拿下这家企业。中美在这事儿上明争暗斗,美国担心技术流向中国,会影响战略平衡。

2020年,乌克兰直接冻结所有股份,驳回中国收购申请。理由是保护核心技术,怕俄罗斯间接受益。这步走得挺赖皮,因为天骄和马达西奇都是私企,走的合法程序,政府一刀切,破坏商业规则。中国企业没法,只能吃亏。天骄马上提起国际仲裁,要求返还35亿。乌克兰没当回事,因为有美国撑腰。特朗普政府把天骄列入制裁名单,说危害美国安全。这下中国企业有苦说不出,资金卡在那儿收不回。

2021年3月,乌克兰国防委员会决定把马达西奇国有化,法院扣押财产和股份,转给国家管理。公司从私企变国企,中国投资彻底泡汤。损失算下来,至少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5亿以上。仲裁还在打,但进展慢。俄乌冲突2022年2月爆发,马达西奇成了热点,因为它是乌克兰军工核心,能给乌军飞机供发动机。俄罗斯自然盯紧了,不想让它继续运转。

博古斯拉耶夫的麻烦也在这时候升级。2022年10月22日,乌克兰安全局抓了他,罪名是向俄罗斯供应发动机部件,涉嫌叛国。他被关押,转移了好几次拘留所。12月1日,公司董事会撤了他的总裁职务,换了新人阿列克谢·尼基福罗夫。博古斯拉耶夫的儿子奥列克桑德尔也牵连进来,2022年8月在摩纳哥被捕,涉嫌洗钱,法国当局扣押了他的财产,包括别墅和游艇。欧盟法院2023年6月取消了对博古斯拉耶夫的部分制裁,但乌克兰的叛国指控没撤,他到现在还关着,审判拖拖拉拉。

冲突升级,俄罗斯开始针对性打击。2023年8月5日,俄军发射导弹,击中扎波罗热市的马达西奇工厂,造成部分厂房损毁,生产停摆。这枚导弹让很多人觉得俄罗斯帮中国出了气,因为公司没法再给乌军供货了。中国损失的钱反正追不回,毁了它至少不让敌人受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确认了导弹袭击,说工厂被击中,但没透露细节。俄军的目标明确,就是瘫痪乌克兰军工能力。

轰炸后,马达西奇的日子更难过。2024年2月15日,俄罗斯又来一轮打击,进一步毁了设施。公司转向维修旧设备,但产能大打折扣。乌克兰政府努力重建,可战火不断,进展有限。中国仲裁案还在国际法庭磨,2024年有听证,但没实质结果。资金追回希望渺茫,因为乌克兰经济崩盘,赔不起。博古斯拉耶夫的案子2025年还在审,健康状况差,但指控没松口。他的家族财产被冻结,儿子在法国面临引渡。

这事儿说白了,暴露了国际投资的风险。中国想通过收购补短板,结果碰上地缘政治大漩涡。乌克兰政府在美俄夹击下,选择了国有化,牺牲了商业信誉。美国搅局是为了遏制中国军工进步,俄罗斯的导弹则是直接破坏。35亿损失不是小数,对企业打击大,但也推动了中国自研发动机加速。比如,涡轴和涡扇技术,咱们现在有更多国产替代,不再那么依赖进口。

整体看,这35亿损失提醒大家,军工合作得谨慎。地缘冲突一爆发,投资就成泡影。中国军工现在更注重自主,减少外部依赖。马达西奇的命运,成了俄乌冲突的注脚,公司从巅峰到废墟,博古斯拉耶夫从企业家到囚犯,变化太快。俄罗斯一炮下去,确实让一些人觉得解气,但钱没了就是没了,得面对现实。

话说这事儿还没完,俄乌谈判在谈,但马达西奇的重建遥遥无期。中国或许能从侧面施压,通过外交要回部分钱。但现实是,战争拖着,大家都亏。博古斯拉耶夫的案子,如果判下来,可能坐牢多年。他的儿子在国外打官司,财产纠纷不断。乌克兰经济靠援助苟着,马达西奇这样的企业,短期难翻身。

中国损失的教训,推动了政策调整。现在军工投资更审慎,优先本土技术。马达西奇的技术遗产,虽然散了,但对中国自研有启发。俄罗斯的打击,表面帮了忙,其实加剧了地区不稳。35亿不是白丢,推动了进步,但过程苦涩。国际博弈就这样,弱肉强食,得自己硬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恶气   俄罗斯   炮弹   损失   我国   乌克兰   中国   博古   马达   军工   天骄   美国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