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咱们谁没在深夜里当过“购物侦探”?
为了买件心仪的衣服,手机屏幕在七八个APP之间疯狂切换,左手淘宝,右手京东,还要分神去小红书刷刷“避雷帖”。好不容易找到个最低价,结果发现评论区里有人半个月前用券买的,比你还便宜一百块。那一瞬间的心情,比股票跌停还难受。
这种被“大数据杀熟”支配的恐惧,我以为只有我们普通打工人才懂。直到我发现,原来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小女儿——菲比·盖茨,也深受其害。而且,她不仅“抠门”,还把这份“抠”做成了一门估值超2亿的大生意。
故事得从斯坦福大学的女生宿舍说起。
那时候的菲比,还不是什么科技新贵,就是个普普通通、热爱穿搭的20岁女孩。她和她的室友索菲亚,跟我们一样,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网上淘衣服。但她们的烦恼,也跟我们一模一样。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两个姑娘盘腿坐在床上,面前摊着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同一件牛仔外套在不同网站的价格、库存、折扣码……那场景,像极了高考前奋笔疾书的学霸。可即便如此“严谨”,她们还是踩了坑。有一次,俩人对着小本本研究半天,自以为抄底成功,下单后才发现,另一个没被她们翻到的平台正在搞闪购活动,便宜了整整200多块!
“气到差点卸载所有购物软件!”菲比后来在播客里吐槽。
但顶尖学霸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儿:我们气完了,顶多发条朋友圈骂骂咧...然后继续当“韭菜”;而菲比和索菲亚,却在吐槽中嗅到了商机。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住了。说干就干,两个计算机系的姑娘一头扎进了代码里。她们的第一个作品,是个简陋的电脑浏览器插件,功能很单纯:一键抓取6个二手网站的同款商品价格。为了测试,她们拉了40个同学当“小白鼠”。
可两个月后,现实给了她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个同学直言不讳地问:“现在谁还在电脑上买衣服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上个时代”的产品。如今的年轻人,生活被手机全面占领,购物场景早就从电脑桌转移到了沙发、地铁和马桶上。而且,比起二手货,大家更爱买新品。
方向错了,那就立刻掉头!这是菲比和团队做的第一个正确决定。她们果断放弃插件,全力开发手机APP,并将比价范围从区区6个二手平台,扩展到了覆盖新品、奢侈品、二手货的150多个主流平台。
APP的名字,她们也花了一番心思。最初菲比想用自己的名字注册,结果发现所有相关的域名早就被“黄牛”抢注一空,对方看她是盖茨的女儿,狮子大开口。菲比硬气地扭头就走,她不想被人贴上“靠爹”的标签。最后,她们取了两个创始人名字Phoebe和Sophia的谐音,将APP命名为——**Phia**。
这个踩准了时代脉搏的APP,一上线就引爆了。两天之内,冲进苹果应用商店购物免费榜前30;短短半年,圈粉超过50万。
当Phia的火爆出圈时,菲比·盖茨的“首富之女”身份才被媒体挖了出来。一时间,质疑声铺天盖地:“还不是靠爹?”、“有钱人的游戏罢了”。
然而,事实却比流言更有力。
最近,Phia宣布完成了一笔高达5000万人民币的融资,估值飙升至2亿多。而这笔钱,还真不是她爹比尔·盖茨给的。老盖茨甚至公开“撇清关系”:“幸亏她没找我要钱,不然我肯定天天去她公司查岗提意见,反而耽误她做事。”
领投这笔钱的,是硅谷赫赫有名的顶流风投——凯鹏华盈(KPCB)。这家机构上一次在购物搜索领域出手,还是遥远的2006年,投给了当时还在野蛮生长的亚马逊。时隔近二十年,他们为什么会把宝押在一个23岁的女孩身上?
因为Phia真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而且解决得极其漂亮。
它不仅仅是一个比价工具。你只需要用手机拍下看中的衣服,Phia就能在150多个合作平台中搜出所有同款,并列出价格。更绝的是,它还引入了一个叫“转卖价值估算”的功能。也就是说,它能告诉你,这件衣服你穿半年后,大概能在二手市场上卖多少钱。
这个功能,精准地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既要追求时尚体面,又要精打细算,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省钱,而是一种聪明的、可持续的时尚生活方式。难怪Phia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如此受欢迎。
更有意思的是跟投的名单。里面星光熠熠,不仅有执掌卡戴珊家族商业帝国的“太后”克丽丝·詹纳,还有Facebook前二号人物、被誉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女人”——雪莉·桑德伯格。
桑德伯格的投资故事尤其戏剧性。她后来透露,是自己的女儿先成了Phia的忠实用户,天天跟她念叨这个APP有多好用,解决了她多年的比价烦恼。桑德伯格好奇之下亲自调研,发现这确实是一个能撬动千亿级时尚产业的绝妙切口,于是主动联系菲比,要求入股。
你看,真正的好产品,是会自己说话的。
菲比的成功并非孤例。当我们还在讨论00后“整顿职场”时,另一批00后早已在创投圈掀起了巨浪。
麻省理工的两个00后,用AI帮企业处理后台杂事,半年融资1.5亿;清华的三个00后,做的机器人公司,半年拿了三轮融资,总额超1亿;更夸张的是一个叫Mercor的AI招聘公司,三个辍学的00后创办,17个月里,把营收从100万干到了5亿,估值直逼百亿美元。
这届00后为什么这么猛?
原因很简单:创业的门槛,被AI拉低了。
他们是真正的“数字原住民”,玩着手机和电脑长大,对AI的熟悉程度,就像我们这代人对筷子一样,是本能。加上如今各种低代码平台的普及,一个好点子,几个人的小团队,几天就能捣鼓出一个APP原型。他们不再需要像前辈一样,先砸重金组建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
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家境优渥,有着“输得起”的底气。这种心态,让他们在风险极高的AI创业领域,敢于放手一搏,大胆试错。
资本也早已闻风而动。红杉、真格等顶级基金纷纷设立专门针对00后的投资计划,高喊着“二十岁做个狠人”的口号,把真金白银砸向这些年轻人。十年前,他们追着90后跑;如今,AI浪潮之下,聚光灯自然打在了00后身上。
说到底,无论是首富的女儿,还是普通家庭的学生,创业成功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找到一个真实存在的、足够多的人都在抱怨的问题,然后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工具去解决它。
我们当年打开无数个网页,用纸和笔记下价格,那是属于我们的“人工比价”时代。而现在,Phia用AI一键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多年的老问题。这,才是它能拿到5000万融资的根本原因。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他们正用我们看不懂,却又不得不叹服的方式,重新定义这个世界。或许,下一次当我们再为购物比价而烦恼时,可以试试菲比的Phia,亲身感受一下,被00后用AI“降维打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