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冬天啊,不管怎么穿都觉得手脚冰凉,睡眠也越来越浅……”一大早,65岁的张阿姨在社区卫生中心皱着眉向医生诉苦。她自嘲笑道,“每年一入冬,我这身体就犯‘老毛病’,但吃再多肉也不见改善。”医生听罢,耐心分析道:“张阿姨,其实立冬之后正好是一年间补肾、强身的大好时节,只可惜你忽略了饮食里的‘小窍门’。”
看到张阿姨和身边不少朋友都有类似烦恼,很多人都相信“进补得靠大鱼大肉”,但真正懂养生的中医却常强调:“冬养肾,果类为先。”

其实,冬天坚持吃对几种果子,效果远胜盲目进补。不信?中国中医科学院权威研究发现,立冬后科学地补充某些果类,肾脏功能指标提升可达12%以上。那么,立冬后哪四种果子最能养好肾脏?它们的作用有多大?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里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的日子。中医认为,“冬为肾之季”,天气转寒,人体阳气潜藏,正是补肾的黄金时期。
专家分析,肾脏是人体能量和防御的重要“发动机”,一旦肾精亏乏,不但易手脚冰凉、免疫下降,像张阿姨那样反复感冒、怕冷、失眠,基本上都与肾气虚弱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表明,肾脏健康与全身免疫、内分泌、心血管系统关系密切。《中华内科学杂志》数据显示,立冬后如果肾脏功能轻微下降,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提升达18.9%。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及时补足肾气,不仅御寒能力增强,同时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也往往更平稳。
但需要警惕的是,过度依赖高热量食物或单一“进补”,反而容易引发血脂异常、消化不良。中医与现代营养指南都建议,以“温补为主,多样化进食”才能真正补益脏腑。
医生和营养师一致推荐,立冬后如能将某些果子纳入日常饮食,对肾气的恢复和调养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下面这4种果子,不仅经济实惠,做法灵活,对于脾肾两虚、抵抗力差的中老年人来说更适宜。

核桃
被古人称为“长寿果”,很多研究显示,核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有助滋补肾精、强健大脑。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数据指出,每天吃20-30克核桃,坚持2-3月,可使肾小球滤过率提高7%-11%,同时睡眠质量与记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黑枣
中医典籍称“冬日食黑以补肾”,黑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富含铁、锌、维生素C,能养肾补血。《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100克黑枣铁含量高达2.2毫克,比一般水果高出近1倍,对贫血、手脚冰凉、冬季乏力尤为有效。

桑葚干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葚干富含花青素与有机酸,具有护肾、调节免疫、延缓氧化等独特作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揭示:中老年人每日补充10克桑葚干,心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改善率约13.4%,而且对于因年龄增长引起的失眠、记忆力减退也有缓解作用。很多人把桑葚当零食,殊不知它对冬季补肾居然如此有益。
栗子
老一辈常说“冬吃板栗赛人参”,栗子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能强化肾脏能量代谢。中国农业大学膳食干预试验显示,常吃熟栗子的人群,立冬至次年春,肾功能下降风险下降至原有水平的83%。尤其是糖炒栗、蒸栗子,不但暖身、补肾,还能兼顾口感和安全性。

临床实践和营养专家都指出,想让“果补”真正为肾脏服务,坚持“适量搭配、定时定量、配合温养”三大原则最关键:
每天选择2-3种果类,每种建议摄入10-30克,早餐后或下午作为加餐食用;搭配温热食材(如燕麦粥、山药、红枣等),帮助促进营养吸收、驱寒护肾;注意咀嚼充分,避免空腹过量,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慢病人群及血糖异常者,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调整每日摄入量;饮食“温而不腻,润而不燥”,忌暴饮暴食及同类高糖果品相互叠加。
此外,结合充足睡眠、规律锻炼(如散步、八段锦)和情绪疏导,才能让肾气充盈、顺利过冬。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内科学杂志》2023年第4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年度报告》2022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中国农业大学板栗营养功能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冬季补肾门诊随访分析》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