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正值丰收,却没人来买,往年这个时候,中国买家早已下订单、忙着安排船期,而今年却是一片静悄悄。
不仅如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罕见发声,承认中国“一单未下”,特朗普急得跳出来喊话,也没能换来一粒订单。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冷清,而是中美贸易博弈新阶段的信号:中国终于等到了一个窗口期,悄悄完成了一场大豆进口格局的重构,把话语权牢牢拽在自己手里。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接受采访
曾几何时,美国豆农靠中国市场“吃饭”,如今却发现饭碗被端走了,但这并不是中国一时兴起“断供”,而是早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另起炉灶”。
过去,中国每年进口大豆的一大半来自美国,最多时比例高达60%,但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中国就意识到不能把粮食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尤其是一个动不动就加税、断供的“老对手”身上。
于是,中国开始布局南美,重点押注巴西,这一押注非常精准。
巴西不仅土地资源丰富,而且中国直接投资修建了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让巴西大豆从田间到中国港口的时间只需25天,比美国还快了10天。
而在价格上,南美也更有优势,今年,巴西大豆每吨售价仅383美元,而美国豆因关税等成本高出约20%。你说,这买卖怎么算都划不来。
同时,中国也没把鸡蛋全放在巴西一个篮子里,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全都成了新朋友,尤其是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宠”,2025年对华出口预计将突破60万吨。
从“美国独家供货”到“多国竞争上岗”,中国的进口格局已经彻底换了模样。
如今,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跌到20%左右,这可不是随便喊几句“我们是老朋友”就能拉回来的,更别说,特朗普当年挥起关税大棒,现在还想靠一张嘴“求情”?恐怕连豆农都不信这一套了。
在美国中西部,农民们正愁眉苦脸地望着堆满仓库的大豆,这些金黄的豆子以前是“出口黄金”,但现在却成了没人要的“票子不值钱”,而问题的根源,豆农们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今年,美国大豆迎来大丰收,产量高、库存足,但最大买家中国却一粒不购买,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当年特朗普掀起贸易大战,豆农们还以为总统“有远见”,结果五年过去,出口市场不但没扩展,反而被对手拿走了份额。
美国大豆协会已经急得给白宫写信,直接点名要求政府“解决问题”,但现实却很骨感,中国市场不是说回来就回来,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已经发生本质变化的背景下。
你让中国放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南美和俄罗斯,转头再来买你贵20%的美国豆?这不是天真,是不懂市场规律。
更棘手的是,美国农业正面临双重打击。一边是出口市场萎缩,另一边是生产成本飙升,化肥、燃油、人工样样涨价,豆农利润被压得几乎见底。
不少农场主坦言,如果今年再卖不出去,就只能削减种植面积甚至考虑转行。
特朗普也不是没试过“救场”,他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中国“采购美国大豆”,但这类高调喊话并没有实际效果。
中国买不买,靠的是市场逻辑,而不是政治姿态,如今连美国农业部都开始承认,短期内找不到替代中国的大型买家,这就像断了一条腿,还想跑马拉松,现实会给你一记耳光。
要理解这场大豆风波背后的深意,得从全球视角看,大豆不是普通商品,它是农产品贸易里最牵动全球命脉的品种之一,而现在,整个世界的大豆贸易地图,已经悄悄变了颜色。
过去,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大豆霸主,大半出口流向中国,而如今,这个位置已经被巴西取代。
2024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高达7465万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七成以上,而美国的份额则不断下滑。
而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不仅优化了供应来源,还建立了超大规模的战略储备体系,目前,中国大豆储备已达4500万吨,差不多是过去两年从美国进口量的总和。
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受限于短期市场变化,即使全球价格波动,也能稳住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加快农业合作,一个以中国为核心、覆盖南美、欧亚大陆的新型农产品供应网络正在形成。
这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关系,更是一种战略联动,简单说,中国现在有了“备胎”,而且这些“备胎”跑得比“原配”还稳。
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变化是致命的。因为失去中国市场,不仅仅意味着豆农的损失,更是美国农业在全球贸易秩序中地位的动摇。
曾经引以为傲的农产品输出大国地位,如今正在被新兴供应国蚕食,你可以有再好的技术、再高的产能,但如果失去了最大买家,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这一切,正是中国等待多年的时机,不是单纯的反击,而是一次系统性、长期性的结构调整。
在美国还在幻想“关系回暖”的时候,中国已经完成了大豆战略的“去美元化”与“去依赖化”,真正掌握了主动权。
美国人终于明白,靠嘴喊是卖不出大豆的,中方不是突然翻脸,而是等了这一步很久,大豆只是一个缩影,它背后是供应链重塑、贸易格局洗牌、国际博弈新秩序的开始。
特朗普求情没用,是因为中国不再是那个“非美不可”的买家,世界变了,买卖也讲逻辑,讲长远,美国豆农望着仓库发呆的同时,南美与俄罗斯的货船已经在驶向中国港口。
这一次,不是简单的“谁赢谁输”,而是“谁准备得更久,谁才有资格掌控下一局”。
信息来源:
“收获季已至,最大买家中国却未下一单”,美大豆协会主席再次警告:形势极其严峻2025-09-10 14:43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