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6日,据《新浪乒乓球》报道,正在备战全运会的马龙,最近经常前往先农坛训练,保持着极强的自律性。北京乒乓球队总教练张雷透露:“马龙小时候训练十分刻苦,晚上喜欢看书特别好学习,有一年打乒超联赛时,发烧38度5仍坚持比赛。”张雷指导还称,马龙在训练中从不偷懒,对自己严格要求,不练透了绝不休息。
2025年3月,宁波奥体中心,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资格赛拉开战幕,马龙第六次踏上全运征程,作为球迷心中的“六边形战士”,他此前五届全运会次次夺牌,共摘得4金3银4铜的骄人战绩,这位15岁入选国家队的天才,如今已是乒坛“常青树”,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次夺金至今,马龙连续参加四届奥运会,共获得6枚奥运金牌,成为中国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去年底退出世界排名后,马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全运会备战中,“我现在仍在为这次重要赛事努力训练。”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但运动规律告诉我,这并不容易,如果届时我的各方面能力指标都达到要求,我会义不容辞地为北京而战。”
例如2019年深夜,马龙从剧痛中惊醒,左膝的灼烧感让他只能调头睡觉,把伤腿支在墙上减轻痛苦,这是他在膝伤康复期间强行加练的代价,队医王都春的手机里存满马龙治疗视频:趴在地上被康复师掐着脖子往上掰,脸憋得通红;针灸时膝盖扎着20多针;四次抽取积液时紧咬的牙关
“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马龙曾这样感慨,术后第三天,他就在病床上开始核心训练;首次康复训练直接练到生理性呕吐;2024年澳门世界杯期间,他吃着止痛药上场,决赛前夜脖子僵硬到无法转动,仍完成惊天逆转,那些没有打败他的,最终使他更强大
走进国乒青训营,年轻队员们传阅着一摞厚达20厘米的笔记本,传说中的“龙队秘籍”,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载着发球旋转轴偏移角度、落点分布规律等毫米级技术细节,这种将天赋拆解为可量化指标的能力,正是“六边形战士”的真正密码,当同龄选手陆续退役,36岁的马龙依然保持着高强度训练
2025年4月23日,中国乒协迎来历史性时刻:马龙当选为协会副主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位新任副主席仍在以运动员身份备战将于11月举行的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当同龄人早已转型教练或淡出赛场,马龙创造了乒坛罕见的一幕:以乒协副主席身份参赛!网友调侃:“等11月全运会决赛阶段开打,主办方该如何介绍马龙呢?”
“珍惜”,这是搭档王楚钦对与马龙并肩作战感受的概括,因为此次粤港澳全运会可能是马龙的最后一届全运会,二十余载国乒岁月一晃而过,这位乒坛“常青树”正在享受自己的赛场时光;当同龄人早已退役,这位新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却仍在先农坛体育场反复练习发球,每日2000次的“自虐式训练”坚持了整整17年
“冠军从来不是登上领奖台那一刻的事情。”马龙用职业生涯诠释着真正的冠军是日复一日的自律、永不放弃的坚持、永不褪色的热爱,那些无人见证的凌晨训练,那些汗水浸透地板的时刻,塑造了中国体育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