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孩子上演大型哭戏!经验丰富的幼师是这么哄!

幼儿园开学,

《大哭三百回合》又上演了,

站着哭、跳着哭、边哭边吐

这样心疼又头疼的场景还要多久?

哭闹问题一直是幼儿园老师们

开学初面临的难题。

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

帮助他们度过入园焦虑期,

这份止哭秘籍赶紧用起来!



1、一直流泪型:

这类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的,但父母离开的瞬间就会眼泪爆发,像是开了闸的水龙头一样不停歇,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会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现象分析:

● 孩子没有或很少有离开父母的经验,情绪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波动;

● 年龄偏小,自我服务能力弱;

● 家庭的生活习惯与集体生活习惯差异明显;

●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只能用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老师的做法:

● 对待这类孩子,首先要消除他的不安感,告诉他爸爸妈妈来接他的具体时间,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比如:你在这里吃完三次饭/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和小朋友们做完四次游戏,妈妈就来接你了。

● 用幼儿园里玩具吸引孩子,告诉他们在这里可以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或者请两个小朋友互相结对,认识了新朋友之后,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就不会继续哭了。

● 由于新入园的孩子都比较敏感,老师要尽量多去拥抱他们、安慰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 暂时允许他与集体活动分离,让他逐步从适应到观望,最终参与活动。


2、间接性哭闹型:

孩子早上非常开心地入园,游戏活动时也很开心,一旦安静下来,特别是到了午饭、午睡的时候,依恋情绪上来了就开始哭闹,一定要老师时刻陪在身边。


现象分析:

●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只能用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 吃饭、午睡是相对集中的活动,孩子会感到没有了相对的自由和主动,便会哭闹;

● 家里包办了一切事情,造成自理能力弱,不会主动吃饭、睡觉;

● 玩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而吃饭午睡时,情绪平静下来以后,依恋情绪就会乘虚而入。


老师的做法:

● 在游戏过程中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情绪、生理上都能得到满足。

● 游戏结束后,和孩子进行交流。

比如:你很棒,会玩那么多游戏,老师奖励你一张贴纸。如果你一会儿能乖乖吃饭、睡午觉,老师就再奖励你一张。

● 午饭前,轻声和孩子交谈,及时抚平孩子的不愉快情绪。

● 关注情绪波动,及时安抚,强化进步行为。


3、又哭又闹型:

孩子还未入园,他们就可能开始流露出焦虑情绪。进入班级后,他们变得不安定,表现出烦躁不安、无法安静坐下。会跑来跑去,当家长需要离开时,孩子的情绪会进一步升级,哭泣的幅度更加猛烈。


现象分析:

● 进入一个陌生的学校环境时,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被放大。

● 孩子们特别强烈地渴望与家人亲近,分离感让他们情绪不稳定,产生强烈的依赖情绪。

● 不具备很好的情绪表达能力,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和抵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可能需要面对与陌生人建立社交联系,结交新朋友,这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导致不安和抵抗。


老师的做法:

● 这类小朋友性格比较外向,个别的比较暴躁,他们喜欢把不高兴发泄在外界环境上面,对这类小朋友,我们主要以讲道理为主,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注意多给他爱的关怀。还要适当地对他的进步进行一些奖励,像语言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小红花等。


4、默默流泪型:

来园时非常舍不得家长,但不哭不闹,然后一个人坐在那玩,集体活动时和老师保持距离。看见别的孩子哭,眼泪会在眼眶里打转。这类孩子有焦虑的表现,但其自我控制和自理能力较强。


现象分析:

● 有焦虑的表现,但自我控制能力很强;

● 对幼儿园的老师同学缺少信任和安全感;


老师的做法:

● 多和他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让他消除恐惧感,慢慢熟悉幼儿园生活,从心底尽快信任老师。

● 保持距离关注:顺应孩子的要求,回避正面言辞,给情绪波动一个过渡,留点时间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言行。

● 给孩子留出一个小空间,比如他比较喜欢坐的位子或某一个小区域。

● 入园时老师主动张开双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抚摸孩子并说“老师爱你,你是老师的乖宝宝”,给孩子温暖、安全的情感体验。


5、别人哭我也哭型:

小朋友本来玩得好好的,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受到影响也哭了起来。


现象分析:

● 孩子的共情能力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当他们看到其他孩子哭泣时,可能会感受到那种情绪并试图与其产生共鸣。

● 他们看到其他孩子哭泣后得到了关注或安抚,他们可能会尝试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引起关注或回应。

● 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尚未成熟,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尤其是在情绪表达方面。


老师的做法:

● 把哭闹的孩子与大家适当地隔离一会儿,等他们情绪稳定后再让他们参与活动。

● 告诉他们:幼儿园是个美好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幼儿园获得好多新鲜有趣的东西,那些哭泣的小朋友,只是一时的不适应。

● 准备足够的玩具和材料,给不哭闹的孩子操作,让他们有事情做。


6、几天后才哭型:

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儿园看到很多家里没有的东西,立刻产生了兴趣,去幼儿园的前几天很高兴,不哭不闹,也不嚷着叫爸爸妈妈来接,但是过了几天,当他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复时,就会厌烦,开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满。


现象分析:

● 一开始不哭不闹,是因为幼儿园里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很新鲜、有吸引力;

● 过了几天开始哭闹,因为新奇劲儿过了,就产生了要回家、不愿意来园的情绪。


老师的做法:

● 开学的前两周,每天提供一样新玩具吸引孩子来幼儿园。

● 陪伴孩子,与他聊天说笑,分散注意力。

● 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在家多肯定孩子的表现,并归其原因为: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真的长大了。增加其上幼儿园的自豪感,帮助他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 请家长睡前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并将在园时的照片进行对照,了解孩子对于幼儿园的想法,也让孩子更好地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家园配合:

面对孩子的焦虑哭闹,老师和家长们的默契配合也能让孩子们的“哭戏”尽早“杀青”哟~

我们准备了入园反馈话术及入园常见问题,便于老师们及时与家长反馈孩子情况,沟通到位老师省心,及时答疑解惑家长也能放心。


*免责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育儿   幼师   经验丰富   孩子   情绪   老师   幼儿园   小朋友   能力   焦虑   家长   可能会   做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