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回归能拯救女篮吗,韩旭压力真的太大,宫鲁明声称随时欢迎

女篮刚在亚洲杯栽了个大跟头,球迷的朋友圈和评论区几乎都刷起了一个名字——李梦。

这个突然被全网高呼“复出”的人,其实才刚过30岁,职业生涯正值“骨头硬、经验足、身体还扛得住”的黄金期。

可在女篮国家队的新阵容里,她被悄悄放在了名单之外,只剩下一句“欢迎随时回归”的空头口号。

到底是她老了,还是太急着更新换代?

当然,她原本的人生剧本,其实并不属于篮球。

刚进游泳队那会儿,教练一看她爸妈的身高,兴奋得都快让她提前签未来合同:“这么高的爹妈,不游成冠军都对不起遗传。”

结果没游几天,耳朵就出事了。

先是反复进水,后来开始疼痛不止,医生一番检查后诊断为中耳炎,严重的话可能损听力,不适合继续训练。

就这样,泳道梦草草收场。

家里不死心,觉得“体能还在,得赶紧转轨”。

得知本地篮球训练班风评不错,且管得紧、练得狠,母亲毫不犹豫地把李梦送了过去。

那会儿李梦才5岁,比同批训练生小三四岁不止,连球都抱不稳,别人练投篮,她在边上练运球、捡球。

3年后,妈妈因为癌症住院,父亲一边跑出租车养家糊口,一边尽力维系家庭运转。

母亲则在痛苦的治疗过程中苦撑,李梦骑着大杠车穿梭于家与医院的路上,成了家中移动医疗班的司机、陪护和情绪支柱。

那时候的她个子不高,骑那辆巨大的二八大杠,单脚踮着地,左右摇摆中前进。

旁人看着心惊胆战,她却驾轻就熟,只因为那是唯一能保证妈妈顺利治疗的方式。

这份沉重的童年经历,成了她后来“膝盖不疼、心也不抖”的根源。

不是因为她天生强大,而是她早就已经练成了“情绪稳定器”和“压力消化机”。

如果说前半段是家境逼她成长,那这一段就是她自己主动选择苦练。

没人喊口号,也没有人给她“打鸡血”,纯粹是那种认准一个方向就死磕到底的倔脾气。

成长总是不讲逻辑的,从一开始“进不去主力阵容”的李梦,居然靠这股狠劲把自己练成了队伍里最稳的得分点。

15岁那年,初登国际赛场的她获得世青赛MVP,成为队史首位在世界大赛上获此殊荣的球员。

但她的高光,并没有立刻把她推上顺风顺水的赛道。

如果要给“意志”下个定义,李梦的膝盖可以写进教科书。

2011年,她在青年联赛中重伤,可刚手术恢复,就因为“不能缺席比赛”再次出战,结果左膝也断了。

韧带断裂这个伤,在篮球圈有个外号叫“职业终结者”,更何况她是连续两次。

当时家里经济已经因母亲治疗入不敷出,为了她的治疗不得不卖房。

在北医三院那个小旅馆里,母女俩抱头痛哭,然后默默继续排队挂号、住院、手术、康复。

有人劝她放弃,李梦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接过康复表,按表执行,连针灸都不落。

这段伤病史,她从不挂在嘴边。

但赛场上,她的每个护膝、每个掩饰疼痛的笑,都是曾经硬挺下来的证据。

2013年,李梦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结果比赛名单公布,她的名字不见踪影。

之后连续四年,每年入选集训队,每年都在最后时刻被“刷下来”。

教练的评语几乎千篇一律,她的技术风格被定性为“偏个人”,不符合“团队打法”。

更扎心的是,2016年奥运会,连替补席的位置也没有她的份,甚至有球迷发出灵魂拷问:“李梦是得罪谁了?”

可真正见高低的,不是看谁登场次数多,而是谁在逆风中还能打出稳定输出。

每次从国家队“被淘汰”后,她都回到联赛安安稳稳打比赛,从没甩脸、没摆烂。

反而在WCBA里越打越强,直到国家队换了教练,终于给了她应得的位置。

不是“扶持新人”,不是“照顾老将”,而是以一个最直接的理由让她上场:打得好。

她不是来凑数的“情怀替补”,也不是混个情绪分的“荣誉长辈”,而是凭一己之力在赛场上扛下大旗的顶梁柱。

去年的WCBA总决赛的生死战,她单场轰下23分,带着四川女篮实现总冠军卫冕,顺手把FMVP也揽入怀中。

不是抽风式爆发,也不是运气附体,是那种“我就是为这时候而生”的稳定输出。

这样的成绩如果换了别人,可能早就挂上“老而弥坚”的锦旗,连国家队都要主动开口请回去。

但到了李梦这里,反而变成了“状态待观察”。

今年亚洲杯前,李梦因伤状态“不达标”,宫鲁鸣一句“国家队大门永远敞开”听着有点温柔,落地却像是客气的“拒绝信”。

可李梦从不靠资格说话,她靠得始终是球。

不是靠哭诉,也不是靠情怀,而是靠数据、靠胜率、靠那一个个实打实的得分。

当然,说到李梦,不可能不提她那段“笑里藏刀”的反差人生。

这个在球场上被夹击围剿时依旧能突破投篮的战士,在私底下居然是个爱自拍、玩鸡汤、发vlog的“生活玩家”?

她的日常,可能是发一张训练照配文:“今天还是百年不遇的大仙女。”

笑自己“活泼开朗又美丽大方”,还理直气壮地讲出了“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詹姆斯,但我更喜欢李梦”这种金句。

别误会,这不是自恋,是自得其乐。

早就习惯了靠自我调节为自己补气,在风口浪尖时关掉评论区、默默加练,从不靠流量“打补丁”,靠的永远是下一场的真实发挥。

而她的风格,也早就超越了“硬打硬突”的标签。

球迷给她的绰号是“女版勒布朗”,其实不是因为那点像詹姆斯的打法,而是因为她自带那种“老大气场”像是球队的定海神针。

所以,全运会或将成为她证明自己的舞台,不少球迷早已提前订票、蹲直播,准备围观她的“二次爆发”。

不是围观一个“回锅肉”,而是等着看那个曾经力挽狂澜的主将还能不能再带来一次颠覆。

那些说她“状态不行”“年纪太大”“适合当顾问”的人,恐怕得重新写剧本了。

因为只要她上场,只要她还能投出一个关键三分,只要她还会在对手包夹中完成终结——那就没有资格让任何人提前替她划下句号。

真正的球员,不是靠“好声音”赢得位置,而是靠手里那颗球、脚下那片地、眼里那点狠劲。

她之于中国女篮,不只是某个位置上的人选,而是战术之外、更深层次的“稳定装置”。

她从不是被定义的那种“功勋老将”,而是那种你想舍掉,却总舍不得的“主心骨”。

只是,现在她被暂时放下了。

结语

而那扇国家队的大门,什么时候才能真的为她重新打开,别等到她彻底转身离开,再喊她名字。

你觉得——现在的中国女篮,还缺她吗?

参考资料

中国女篮74比72战胜日本女篮,李梦发抖音说我们是冠军.大象网.2023-10-05

李梦:小小年纪经历逆境人生,当打之年展现巨星气质.钱江晚报. 2022-10-01 [引用日期2024-05-07]

以“梦”为马砥砺前行,“中国女篮一姐”是怎样炼成的?.新民晚报.2024-02-12 [引用日期2024-05-07]

李梦因伤无缘亚洲杯大名单,本人发长文致谢:感谢祖国和国家队,这不是终点.百家号-鲁中晨报 [引用日期2025-06-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娱乐   女篮   压力   韩旭   鲁明   国家队   亚洲杯   中国   詹姆斯   球迷   位置   稳定   赛场   球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