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伤肾,黄芪泡水喝危害多?医生提醒:真正伤肾的是这3类中药

李叔今年56岁,总觉得头晕没精神。邻居说用黄芪泡水 能补气提神,结果家里人却突然提醒他:“黄芪会伤肾,不能乱喝!”搞得他一时紧张起来。你是不是也在纠结,黄芪泡水到底安不安全?身边好多人担心长期喝会损害肾脏,甚至还有人把妈妈买的黄芪直接丢了,怕惹病上身。

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真相其实和大多数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医生多次科普:黄芪泡水并不会伤肾 ,反而对身体有益。那真正让肾脏受损的“凶手”,又是哪几类中药?尤其是第三类,你可能平时压根没注意过。

今天就跟你掰开揉碎讲清楚,是不是黄芪伤肾,每天泡水喝到底安不安全,还有哪些中药才是真的“肾脏克星”。

“黄芪伤肾”流言到底怎么来的?靠谱么?

日常门诊里,越来越多人跑来问:“医生,黄芪真不能随便喝?”其实,这种说法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误传。黄芪在中医里被称为“补气之王”,性甘微温,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利尿消肿、提高免疫力 。无论古籍还是现代药典,都没有把黄芪列入肾毒名单。

那为啥有流言说它伤肾?有一种情况确实要注意——反复使用硫磺熏蒸处理的劣质黄芪 。所谓“硫磺蒸药”主要是为了让黄芪颜色更好看、容易保存,但硫磺超标残留,对肝脏和肾脏确实存在损害风险。不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合规黄芪,并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只要不是乱买土货、劣货,适量泡水喝是安全的。

有研究发现,黄芪提取物对肾脏功能还有正面作用 ,比如减缓慢性肾病进展,辅助稳定蛋白尿。上海多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黄芪制剂后,尿蛋白排泄量在6个月内下降幅度能达到15%左右 ,肾功能下降速度也明显减缓。

也有医生科普:黄芪对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不会造成伤害;对气虚、免疫力低、有慢性肾病倾向的人,规范服用反而有好处 。所以,网络上传所谓“黄芪泡水伤肾”,其实站不住脚。

长期喝黄芪水,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喝黄芪到底是“养生”还是“毁身”?很大一部分就看用法和体质。

1. 免疫力提升,感冒率下降

有社区进行对照试验,一组每天用黄芪泡水,一组不喝。连续饮用3个月后,喝黄芪组的感冒发生率下降了近20% 。不少中老年人反馈,喝一段时间后,容易疲劳、头晕的症状好了不少。

2. 血糖、蛋白尿有改善倾向

关于肾脏健康,黄芪有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轻尿蛋白的证据。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有医生指导下用黄芪制剂,蛋白尿下降幅度平均在10-20% 。当然,这个效果要辨证施治,自己乱喝没那么大用。

3. 有些人不适合:高血压、易上火、孕妇慎用

黄芪毕竟是温性补剂。如果本身有高血压、阴虚火旺、易失眠、孕妇 这类特殊情况,还是建议慎用,最好遵医嘱。个人体质易燥热,喝多了反倒可能上火或者导致血压波动。

4.泡水搭配红枣、当归,作用会更温和

黄芪单独泡水,味道较淡,搭配红枣、当归 口感更好,对补血养气、增强体力 的效果更明显。但搭配也要看体质,不能盲目“药补”,特别是合并慢性病人群。

真正容易伤肾的,是这3类中药!切勿疏忽

其实,医生最怕看到的不是黄芪泡水,而是随意用某些肾毒性强的中药材 。下面这3类,才是真正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的“肾脏大敌”:

1.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

典型代表包括: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关木通等。

马兜铃酸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对肾组织有直接破坏作用,可导致急慢性肾损伤甚至尿毒症。 有研究追踪使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患者,发生肾衰竭和泌尿系肿瘤的风险比普通人高6-10倍 。我国药监局也已明令禁用、限制相关药材。但部分三无“偏方”、乡医草药,可能还存在风险。

2. 雷公藤及雷公藤多苷制剂

雷公藤 号称“风湿之王”,但它含有多种肾毒成分。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肾小管、肾小球严重损害,诱发急慢性肾不全 。曾有统计,长期自购雷公藤保健的患者肾功能减退发生率高达18%。医生通常会特别叮嘱,千万不可自己乱服雷公藤类药物

3. 土茯苓大量长期滥用

土茯苓本身在少量时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尤其是老年基础肾病人群,肾小管损伤、肝肾解毒负担明显增加 。部分制药工艺不规范者,还有杂质和重金属残留造成肾功能障碍风险。

除了上面这3类,还有不少民间药草,比如穿山甲粉、蚂蚁药酒等“偏方”,都无法证明对肾是安全的。有肾病基础的朋友,随意进补、小病滥用药草,都可能把肾脏推向危险边缘。

想补气护肾,日常该怎么做更安全?

医生建议:黄芪泡水,成人一天5~12克即可,一年四季用量不宜过多,有基础慢性病建议半年停用1个月观察调整

一定选择正规药店、药企产品,拒绝“三无草药”,避免污染和违禁添加

有高血压、易上火、孕妇、肾功能异常人群,不建议自行用药,必须先咨询医生

没有医生明确指示,“只补不辨”反而破坏身体平衡,最好“治未病”为主,少做盲目进补

每年体检一次肾功能、尿蛋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健康养生路,最怕人云亦云。黄芪泡水适量、正规用药,基本不用担心“伤肾”问题 。但选择草药别贪便宜,不能小看那些肾毒性确凿的“禁区品种”。身体小状况别自己瞎补,养成定期检查、专业判断的习惯,肾脏自然能安稳帮你撑起健康底盘。

养肾护身靠日积月累的小河细流,别走了误区伤害自己。如果你平时气虚、易疲劳,对黄芪泡水还有疑虑,建议先去正规医院医生面诊,结合实际情况再决定用法。每个人体质差异大,千篇一律的用法未必适合所有人。试试医生推荐的方法,健康效果会更可靠。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身边的人。关注健康,从理解身体开始。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华本草》

3. 《黄芪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4. 《中华医学会临床中药肾毒性专家共识》

5. 《广防己致肾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

6. 《雷公藤用于风湿病的疗效与副作用分析》

7. 《土茯苓长效安全性及肾脏影响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养生   黄芪   医生   肾脏   马兜铃   补气   肾功能   土茯苓   肾病   蛋白尿   体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