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78%!披着“中国红”的金龙鱼,藏着多少资本套路?

市值蒸发超6000亿,股价暴跌78.08%,昔日“油茅”跌落神坛!

在中国人的厨房里,金龙鱼曾是90%家庭的“油壶首选”。

金龙鱼

上市之初,它曾创造出7800亿的市值神话,与贵州茅台比肩。

然而上市后,它却四年净利连跌、市值腰斩。

金龙鱼究竟经历了什么?它的上市,是资本泡沫,还是打着“国货”旗号的套现?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油茅”传奇

或许很多人都以为,金龙鱼是实实在在的国货,其实并不是。

它的创始人,是被誉为“亚洲糖王”的马来西亚华商郭鹤年。

信息来源于界面新闻2025年2月27日发布

1980年,他嗅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商机。

于是,他派侄子郭孔丰来中国考察,发现了中国大有可为的食用油市场。

郭孔丰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声,老百姓买油要凭票供应,大多是散装的二级油。

不仅品质堪忧,卫生状况也难以保证。

但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必将快速增长。

于是,在郭鹤年的全力支持下,1990年,郭孔丰在深圳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油脂精炼厂。

郭鹤年(左)

他们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开创性地将食用油灌装成小包装,并在配方上进行创新。

为了让一级油散发出中国人习惯的香味,他们还巧妙地添加了花生油和芝麻油。

品牌命名也颇具匠心,“金龙鱼”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

金龙鱼logo

还符合中国人对“金玉满堂”、“龙凤呈祥”、“年年有余”的美好寄托。

红色与金色相间的包装设计,也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年味。

更高明的是,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金龙鱼选择了与中粮集团合作。

金龙鱼

在90年代,国企背景就是最好的品质保证。

这个策略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金龙鱼是“国货”。

虽然后来双方分道扬镳,但金龙鱼的“国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明星代言

不仅如此,金龙鱼在营销方面也不遗余力。

从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轰炸,到黄渤、朱广权、黄晓明等明星代言。

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食用油供应商的身份,金龙鱼的品牌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市场策略方面,金龙鱼采取了薄利多销路线。

奥运赞助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相对亲民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

同时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陆续推出大米、面粉、调味品等产品,打造全产业链优势。

在这种全方位的努力下,2020年10月,金龙鱼成功登陆深交所,股价定为每股25.7元。

金龙鱼

上市后,投资者热情高涨,金龙鱼股价在半年内暴涨467%。

市值更是一度突破7800亿大关,与茅台并驾齐驱,被市场冠以“油茅”的美誉。

然而,这个令人眼红的神话并未持续太久。

金龙鱼

跌跌不休

从2021年开始,金龙鱼的业绩开始持续下滑,股价也跌跌不休。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388.66亿元,同比下降5.03%,创下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要想知道昔日“油茅”为何会跌落神坛,就不得不提它所遭遇的信任危机了。

金龙鱼上市时募集了大量资金,按理来说,这些钱会被投入到产品研发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金龙鱼却拿了72%的募集资金去理财。

这难免让人怀疑,其上市目的是否只是“圈钱”,而不是为了企业发展。

除了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金龙鱼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一降再降。

早在2002年,金龙鱼就曾因“黄金比例1:1:1”的广告宣传而被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费者买回家后发现,调和油中脂肪酸比例实际为1:3.7:3.7,与宣传严重不符。

上市前夕,还有消费者发现,金龙鱼进口食用油中,含有未标识的转基因成分。

到了2024年,金龙鱼更是陷入了多起舆论危机。

3月,知名打假人王海,曝光了金龙鱼大米造假事件。

被举报的大米

据称,金龙鱼将中科发5号大米冒充稻花香二号销售。

尽管金龙鱼坚称“原料纯正”,但检测报告显示遗传相似度仅为78%。

五常市市场监管局随即介入调查,相关产品被紧急下架。

四个月后,又有博主发布视频称,金龙鱼的运油车出现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油罐车运送煤制油后未清洗,直接混装食用油。

而且这些车辆,曾到访过金龙鱼在武汉和陕西的工厂。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5亿。

金龙鱼赶紧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声明,强调公司有严格的运输管理制度。

金龙鱼

所有运输车辆都经过专业清洗和检查,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许多人表示不会再买。

金龙鱼股价也应声下跌4.66%,市值较巅峰时期蒸发超过6000亿元,投资者纷纷选择离场。

截至2025年4月,金龙鱼股东户数已减少至11.93万户,较巅峰时期减少了18.66万户。

金龙鱼

金龙鱼的自救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和不断流失的市场份额,金龙鱼开始了一系列自救行动。

2024年12月,一则重磅消息引起市场关注:

金龙鱼斥资55.69亿元入股鲁花,获得26.64%股权。

这场“联姻”,双方优势互补,占据市场份额合计超过45%。

金龙鱼

通过合作,鲁花可以借助金龙鱼的渠道优势拓展南方市场。

金龙鱼则能弥补自身在细分品类和区域覆盖上的短板。

除了战略投资,金龙鱼还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公司加大了对餐饮及工业渠道的投入,并在全国布局25家中央厨房工厂。

郭鹤年

杭州、周口、重庆等新项目相继投产,显示出公司向餐饮供应链转型的决心。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餐饮渠道普遍存在90-120天的账期,这给金龙鱼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更棘手的是经营层面的困境。作为食用油行业龙头,金龙鱼却深受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困扰。

金龙鱼

大豆、棕榈油等主要原料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而公司在上游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这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崛起也给金龙鱼带来压力。

中粮福临门凭借国企背景和多品牌策略,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金龙鱼

随着健康理念普及,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橄榄油、山茶油等小众油品需求增加,传统植物油的用量则在减少。

新兴品牌纷纷打出健康、有机的概念,进一步分散了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品牌身份的争议。

虽然金龙鱼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但它却是外资背景(母公司为新加坡丰益国际)。

在当前民族情绪高涨的环境下,这成为它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金龙鱼

结语

面对种种挑战,金龙鱼能否通过战略调整重回巅峰?这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也关系到数百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新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混装油

【参考文献】

界面新闻-2025-02-27——《财说| 市值蒸发6000亿, 金龙鱼能否靠三大策略突破重围?》

新浪财经-2025-03-27——《净利连跌4年,市值缩水6000亿,金龙鱼还能翻身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股价   中国   国货   食用油   套路   市值   巅峰   大米   资本   消费者   财经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