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担忧——被中国卡脖子的时代正在来临

供应链,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出点岔子,就能把整个经济搞得鸡飞狗跳。

过去几年,中美贸易摩擦闹得沸沸扬扬,表面上看是关税战、科技封锁,其实核心就是谁掌握了关键环节,谁就能捏住对方的要害。

民间常说“卡脖子”,简单点讲,就是在某些核心资源或技术上搞禁运、限售,让别人没法正常运转。官方叫法是制裁,但本质差不多。

现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担心一个问题:中国在稀土、芯片、船舶制造这些领域影响力太大,万一哪天真动起手来,全球经济会乱成啥样?

历史上的卡脖子

中国从古代就懂得玩这套把戏,从秦汉开始,国家就把盐和铁管得死死的。

盐是生活必需品,但不是哪里都能生产,尤其是边疆游牧民族,得靠中原买。朝廷控制盐的销售,不让游牧民族囤太多,人口就没法膨胀,军队实力也上不去。

铁更关键,农具和武器都靠它,中原限供周边,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农业和军事发展。

古时候物资少,盐铁就是最好的控制工具。到了现代,这套逻辑没变,只不过对象从盐铁变成了高科技材料和设备。

清末开始,中国自己就尝过被卡脖子的苦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想买洋枪洋炮,结果到处被敲诈,货不对板,规格乱七八糟,弹药后勤都跟不上。

到一战二战,中国工业底子薄,什么都得进口,看人脸色过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慢慢建起工业体系。

后来中苏闹翻,苏联撤专家,美国拉拢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起飞。起初西方觉得好,中国产廉价衬衣鞋子,他们赚专利和技术差价。

一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那时候中国在低端没话语权,越南印度也能干,还得进口设备。

可谁知,中国发展太快,从衬衣鞋子到家电,再到高端装备,西方坐不住了。

从2010年后,制裁越来越频繁,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盾构机、飞机发动机,全都卡着。卖给你还附加条件,比如维修时中国人不能看。

中国企业有的被打趴,但更多奋起反击,突破封锁。

光刻机就是例子,现在国产化率越来越高。俄罗斯、朝鲜常被制裁,朝鲜惨到中国都不帮,因为它搞导弹核武,不合主流。

俄罗斯地大物博,有石油天然气粮食核武,俄乌战后西方制裁它,它转用本币交易,照样卖货。伊朗古巴也遭殃,甚至韩国日本有时被美国欺负。

西方大国也吃过亏。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OPEC禁运,油价从3美元窜到13美元,世界经济重创。

苏联解体,一大原因是粮食被卡脖子。苏联重工业强,农业弱,1953年粮食产量还不如1913年,得出口石油换粮食。

美国降油价升粮价,普京上台后大力搞农业,现在俄罗斯是小麦和化肥出口大国。可见,谁都可能被卡,但关键看底子厚不厚。

现在轮到中国卡别人了

全球经济一体化,没人能只卡别人不挨卡。

中国还依赖芯片核心算法、石油、粮食、抗癌药,但国产替代在加速。比如芯片,十年前IT硬件软件全进口,花几千亿刀。现在国产率高多了。

美国曾被石油卡脖子,后来搞页岩气成净出口。中国也在找替代能源。可中国能卡别人的东西越来越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慌了。

发达国家每个都有几项拿手行业,深耕细作,就算不卡人也能过得滋润。但中国一个接一个拿下这些领域,他们就急了。

西方发现,再这么下去,他们能卡中国的就剩一两项,中国能卡他们的有几十上百项。

军事上最明显。中国军力增长大家有目共睹,从航母、大驱到五代机、北斗导航,再到普通枪弹,生产能力能比肩二战美国或后期苏联。

过去美国苏联挥核大棒,现在中国破了原子弹氢弹,两霸得重视。

96年台海危机、南联盟使馆被炸,到现在台湾封锁,国外在军事技术上基本没法卡中国。最尖端东西根本不卖。过去没卫星导航,得靠GPS,现在北斗独立,不怕关信号。

中国舰艇战机服役速度,让别人不安。美国2024财年国防预算8420亿刀,空军买95架作战飞机611亿刀,海军9艘舰艇88架飞机。

可退役飞机有310架,舰艇11艘,规模缩水。五代机F22生产线拆了,只能产F35,空战能力不如F22,零部件供应商上千,重启成本翻倍。

海军更惨,几百亿刀只买9艘舰艇。圣安东尼奥级登陆舰14.7到20亿刀,哥伦比亚级核潜艇85亿刀,弗吉尼亚级22亿刀,阿利伯克3型26亿刀,星座级11亿刀。9艘总价超230亿刀。

中国歼20年产超100架,其他型号还产。舰艇下饺子般,过去7-8年130艘,近2-3年18艘驱护舰。

生产大型船舶能力强,2023上半年接单428艘,占全球一半。成本低,055型驱逐舰9.2亿刀,只有美国1/3。美国航母11艘全球最多,但舰龄老,未来15年一半退役。

建造慢,“肯尼迪”号2011开工,2019下水,电磁弹射装4年没完。

中国航母速度有目共睹。船舶业垄断,中国龙门吊占全球90%,千吨以上独家。印度不想买中国,转英国买二手,还是中国造。

2013年,奥巴马迈阿密港口演讲,重振制造业,风吹掉国旗,露“振华”字样,尴尬。振华重工董事长开玩笑寄3000万刀代言费。

美国造船厂剩几家,专修军舰,新舰天价,国会不批款就破产,以后买军舰得找中国。

汽车领域,5-1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燃油车时代,外资控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中国抬不起头。新能量产电机电控电池,完全不同技术。销量涨,出口德国总部。

传闻奥迪买上汽平台,只管外壳logo,核心国产。像当年中国买外资发动机组装。国外买中国车拆解研究。百年品牌可能垮,或买中国平台活下去。

大型装备太多,龙门吊、盾构机、光伏、高铁、架桥机、履带起重机、运梁车、水利发电机组、模锻压机、海上风电机组、特高压设备、大飞机、液化天然气船。中国领先或独占。

芯片突破,低成本高效率超车。北斗空间站,国产后美国系统寿命尽头,可能建不起。

中国的底气

稀土,中国产量80-90%,出口60-70%。2023年8月起管制镓锗。中国储量大,提炼技术领先。西方进口矿石也提不了,没工艺没工人。稀土贵,美国造舰飞机成本高,以后买不到。

卡脖子的根子在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工业能力匹配二战后期美国,地球90%东西都能造。北斗空间站一国之力完成。

西方利益分散,总统喊重振制造业,议员不干,跨国企业算盘不同。低成本制造环境,中国无人能敌。

在全球产业链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具备“卡脖子”能力的技术与资源清单正在不断扩展。

特别是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常通过技术融合与成本控制,实现了“弯道超车”的能力——这不仅是产业追赶,更是模式转变。

中国在此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另一种路径——以国家层面的整体战略推动长期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解决了资金、技术与协调机制的瓶颈,也使得许多原本停滞不前的区域互联互通项目得以重启。

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现行全球基础设施治理模式的挑战,也成为一些国家忧虑的根源。

在“卡脖子”技术以外,中国在基础设施对外输出上的持续性和效率,正在改变某些地区对传统国际合作模式的依赖,推动更多“南南合作”的形成。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技术、资本、政治与组织方式的系统性优势。


参考资料:

1、中国能源产业无惧美半导体“卡脖子” 中国能源报 2024-12-06

2、吾辈 · 我们这10年丨刘娇:从被“卡脖子”到“中国创造” 大象新闻 2022-10-11

3、中国发布丨“中国好人”王海兵:“卡脖子”技术买不来,只能自主创新 中国网 2022-02-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7

标签:科技   中国   全世界   时代   美国   舰艇   苏联   技术   飞机   北斗   芯片   俄罗斯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