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日本,虽然首相更迭频繁,但政局还算稳定,不过历史上的日本并不平静,即使是政府高官也时刻面临着刺杀、叛乱的威胁。九十年前,日本就爆发一场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兵变,上千官兵叛乱,杀死了两位首相以及多位高官。那么,日本的这场兵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日本的历史有何影响呢?

一、派系之争
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但军队内部一直存在着派系之争,除了陆军、海军之争外,陆军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到了三十年代形成了皇道派以及统制派,他们在政治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1931年12月,荒木贞夫出任陆军大臣,皇道派一度在陆军中得势。然而仅仅过了三年,荒木贞夫就辞职下台,统制派的中坚人物永田铁山出任军务局长,至此统制派取代皇道派,取得了对陆军的绝对支配权。
之后,统制派就不断寻找机会打击皇道派。1934年8月,他们以阴谋政变为由,将皇道派成员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片冈太郎等人逮捕。之后,支持统制派的陆军大臣林铣十郎又利用人事调整的机会,将一些皇道派军官转入预备役,调离要害部门。

二、发动兵变
一些皇道派激进分子闯进了永田铁山的办公室,将其杀害。之后,统制派决定继续打击皇道派,将皇道派大本营的第1师团调离东京,前往东北地区。而此事彻底点燃了皇道派的怒火,一场兵变就此而爆发!
1936年2月26日凌晨,香田清贞、安藤辉三、河野寿、野中四郎等9名政变军官率领第1军团千余名官兵携带着武器离开驻地,他们分头行动,去捕杀那些在他们口中的“天皇周围的坏人”,即日本政府的高官们。
他们虽然攻破首相官邸,但首相冈田启介却躲过一劫,他的秘书兼妹夫被误认为首相而遭到杀害。与此同时,乱军闯入内大臣、前首相斋藤实住处,将这位77岁的海军大将打死。接着,乱军又打死了“统制派”的有力人物、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
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曾经也担任过首相,他因企图弱化军队、延续现有经济体制,遭到皇道派的嫉恨,因此也没有躲过这场兵变,被乱军杀死。此外,乱军还有一些要杀的高官,比如西园寺公望、牧野伸显、铃木贯太郎,但未能实现。

三、影响深远
皇道派的这场兵变虽然赢得了一些机会,但却并未得到大多数高级军官以及裕仁天皇的支持,相反他们对兵变感到愤怒。与此同时,海军也坚持主张采取镇压的政策。2月28日,在裕仁天皇的催促下,军部最终下了镇压的决心。
之后,两万四千多军队被调集到东京,部署在叛军周围。在听到《告军官士兵书》广播后,士兵开始出现动摇,纷纷脱离了叛军,这场“二二六兵变”至此结束。后来,19名叛军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 40人被判处监禁,皇道派在军中影响力大为削减。
不过,此事却推动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发展,使得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得到极大增强,也使日本逐渐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