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藏在居民楼里的早餐店,每一口都是记忆中的味道!


八百里瓯江,青山依秀水,流珠傍溅玉,山水画卷浑然天成。丽水莲都,便是这美丽画轴上的神来之笔,堪称“养生福地”。莲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类美味佳肴不仅让人一饱口福,更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莲都发布推出《寻味莲都》专栏,今天,一起去打卡一家藏在居民楼里的早餐店。



食材亲自采买

当日食材绝不隔夜

宁可少赚,也要用好料

这家藏在居民楼里的早餐店

让无数食客甘愿“寻味而来”



有人为一口小馄饨绕了三圈巷子,有人跨越大半个丽水城,只为尝到记忆里的味道。这家位于丽东三村161号的“连飞早餐店”,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温暖故事。


祖传手艺 匠心接力



凌晨四点,夜色还未褪去,胡连飞与管雪珍夫妇的一天已悄然开始。五点钟,胡连飞准时现身菜市场,只为挑到最新鲜的猪肉。管雪珍则在店里整理食材,为即将到来的早餐高峰做准备。胡连飞带着新鲜的食材归来,夫妻俩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案板上,胡连飞手法娴熟地揉面、擀皮、包小笼包,动作一气呵成;一旁的管雪珍则专注地包着小馄饨,她的双手灵活翻飞,将简单调味的肉馅轻轻一捏,便成了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馄饨。



“这碗馄饨,是‘祖传’的。”老板娘管雪珍笑着舀起一勺清汤。二十年前,这对夫妻还是乡间的普通农户。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带着忐忑与决心进城,接手父母的小店。从揉面、擀皮到包馄饨,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刚开始学包馄饨的时候,我怎么都包不好,婆婆手把手教我,我就看着学,但包出来的样子就是和她不一样。” 管雪珍回忆道,“后来我就自己慢慢琢磨,一个、两个、三个…… 包多了,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手感。”

用品质赢得食客信赖



清晨七点,小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氤氲的热气中,馄饨的鲜香、油条的酥脆、小笼包的肉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老板,来一碗馄饨!”“我要一笼小笼包,再加根油条!” 此起彼伏的点餐声,如同清晨最动听的交响曲。



“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材料新鲜、手艺不偷懒。”从选材到烹饪,二十年来,夫妇俩守着最朴素的规矩:每天亲自挑选食材、当日食材绝不隔夜,卖不完的免费送给邻居。无论物价如何波动,他们从未在食材上打过折扣。“宁可少赚点,也要用好料。价格贵点没关系,味道好才是关键,自己吃得放心,才能卖给客人。”胡连飞认真地说。

美味传承温暖人心



“我儿子吃他家馄饨长大,现在孙子22个月了,还只认这一口!”常客李阿姨的话道出了这家店的特殊意义。在这里,95%的客人都是老顾客:有人从小女孩变成母亲,有人搬去外地仍周末专程驱车回来,更有祖孙三代围坐一桌。小小的店铺里,弥漫着的除了食物的香气,还有街坊们的家长里短。



王阿姨一家也是店里的常客,每次来都要点上好几样。“第一次来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尝了之后就爱上了。现在不仅我自己来,还经常带着家里人一起,小孩子也特别喜欢这里的味道。”



“我从他妈妈那辈就开始吃这家的馄饨。小时候是爸爸妈妈带我来,现在我工作了,还经常带孩子来吃。这里的馄饨新鲜又好吃,这么多年,味道一直没变。”


“老板,老样子!”常客杨先生从中梁赶来,“这里的小笼包、馄饨、油条都特别好吃,以前住在附近的时候就经常来,现在搬走了,也愿意特意赶过来。”



对胡连飞夫妇而言,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买卖。下雨天困极时,想到“有人白跑一趟就心疼”;偶尔想关店休息,却又因不忍心食客失望而作罢。二十年来,他们与街坊邻居亲如一家。


没有网红装修,没有营销噱头,“连飞早餐店”用二十年如一日的朴实,在莲都人的味蕾上刻下温暖的印记。


记者、编辑 | 蓝 雯

摄影 | 武宇涛

通讯员 | 岩泉街道朝阳社区 徐丽

责编 | 馨 元 主编 | 昕 壹
审核 | 凡 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

莲都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矩阵:
新闻客户端:莲连看APP
微信公众号:莲都发布、微莲都

抖音号:微莲都

电视新闻莲都新闻(丽水电视公共频道)

网站莲都新闻网

视频号:莲视频

温馨提示:将“莲都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早餐   味道   居民   馄饨   小笼包   丽水   常客   食客   油条   新鲜   日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