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堂姐带着儿子来我们家做客,晚上睡觉时,发现他是趴着睡,然后屁股撅起来,活就像一只小猪猪。
看着这独特的睡姿,再想起我家那娃,每次睡觉的时候都是双手举过头顶,好像要投降一样,才发现小孩子的睡姿真是千奇百怪。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孩子们的睡姿,暗示了长大后的不同性格。
尤其是5岁前的睡姿,往往能反映70%的性格特质。
一:五种常见的睡姿解读
01、胎儿型睡姿
同事说,女儿睡觉的时候身体蜷缩成一团,看着心都融化了。
其实这样的睡姿,说明小孩子的内心是比较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在睡觉时,她会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
这种睡姿的小孩,性格比较内向腼腆,敏感细腻,就像含羞草,需要更多呵护。
记得有一次,她女儿半夜做噩梦醒来,小声说:妈妈,我梦见你不见了。
后来我同事开始在睡前给她做抚触按摩,讲故事时总是握着她的手。3个月后,孩子慢慢开始尝试平躺睡了。
如果你家孩子也这样睡,需要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孩子玩勇敢者游戏。
当然,在睡觉的时候,先不要关灯,并且多抱抱孩子,跟孩子说,妈妈就在这儿,不会离开。
安全感是靠行动营造的,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能发现内心脆弱的他。
02、海星型睡姿
每次睡觉的时候,双手都会压在头下面,双脚张开,活像一只海星。
这样睡姿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坚强独立,朋友很多,俗称社牛。
他的内心满满的安全感,源自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像这种孩子,多巴胺分泌旺盛,喜欢新鲜刺激,虽然性格开朗乐观,但有时会过于莽撞,容易在玩的过程中伤害到自己。
除了平时要多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也要时刻关注孩子。
03、士兵型睡姿
在睡觉时就像一个士兵一样,双手紧贴着裤缝,双脚并拢。
这种睡姿的孩子,性格通常比较沉稳且慢热,做事比较有条理。
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先明确目标,但可能会过于谨慎和呆板,比如乐高永远按颜色分类,故事书必须按顺序摆放。
若你家娃像个严谨的小大人,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接受更多的信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试着打破常规。
04、自由落体型睡姿
我小侄子小时候就这样,就像从天而降一样,一只脚竖着,另一只脚蜷着,双手随意放在枕头下面。
这样睡姿的娃,可能好奇心比较旺盛,思维活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的睡姿就好像我们在梦中从天而降的姿势一样。
这样的孩子可能专注力比较差,但想象力旺盛,家长可以通过“番茄钟法”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每15分钟专注做一件事就给予适当的鼓励,慢慢的,孩子的专注力将会变好。
05、大字型睡姿
躺在床上睡觉,双手双脚呈大字型张开,小小的身体将整张床占满,就像一个大英雄一样。
通常,这样的孩子比较自信,而且具备领导风范,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他们的心很大,一点小困难不足以难住他们,坏情绪不会留到第二天,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但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因此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唤醒孩子的共情力。
二:睡姿背后的科学
美国睡眠医学会研究发现,睡姿确实与性格存在关联。
比如胎儿型睡姿的人更敏感,海星型睡姿的人更开放。
不过,研究者也强调,睡姿虽然和性格有关,但只是仅供参考,而且它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记得我女儿5岁时,睡姿突然从“小海星”变成“小虾米”,后来才发现是幼儿园换新老师后让她不适应。当和新老师逐渐熟悉后,她又慢慢恢复了之前的睡姿。
所以,比起纠正睡姿,更重要的是读懂孩子通过睡姿传递的信号。
如果孩子频繁翻身,可能是白天刺激过度;
若突然磨牙,或许是最近压力太大导致;
喜欢挨着大人睡,说明孩子需要更多陪伴。
写在最后:
孩子不同的睡姿,往往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内心的心理活动。
像那种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姿,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比较强,头脑比较灵活,处理问题的时候能从多个角度出发,但容易磕着碰着自己。
其实,在这么多的睡姿中,只有胎儿型的睡姿是最令父母担心的,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只能想象成自己还在妈妈肚子里,蜷缩着寻找安全感。
我们不需要强硬矫正孩子的睡姿,而应该看到不同睡姿背后隐射出孩子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只有爱和理解,才能给孩子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你家娃娃是哪种睡姿呢?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