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单日涨停;港股歌礼制药,股价飙升14倍;中欧医疗基金,紧急限购——2025年的医药板块,正以雷霆般之势宣告:沉寂了四年的黄金赛道,已正式归来!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100%,A股创新药指数,大涨31.79%16笔单笔超10亿美元的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席卷全球……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地印证着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创新药企已然从“跟跑者”转变为“颠覆者”。
一、数据炸裂:一场史诗级行情正在上演
•港股创新药指数翻倍: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年内的涨幅达到了100%,将CXO企业剔除之后其“纯度”变得更高,该指数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了47%(修订后)
•个股涨幅颇为惊人:港股中,歌礼制药涨了14倍,德琪医药以及和铂医药皆涨了10倍;在A股,舒泰神奋力冲击“十倍股”,恒瑞医药从底部开始反弹,幅度达到146%,药明康德更是大涨180
•BD交易爆发: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额达608亿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0亿美元合作,石药集团GLP-1药物以20.75亿美元出海,首付款动辄数亿美元已成常态。
核心驱动:政策松绑+盈利拐点+资金涌入,三重合力引爆行情。
二、深层变革:医药股究竟发生了什么,
1.政策转向:从“整肃”到“赋能”
·集采规则发生巨大颠覆:医保局大力推行“反内卷”这一新政策,集采不再仅仅锚定最低价,而是要求企业郑重承诺“不低于成本”,以此来有效遏制那种恶性的价格战
•支付端破冰: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并行,从而形成“商保保高端、医保保基础”的支付闭环,如此一来,新药的回报周期便大幅缩短了
•审批提速:药监局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压缩至30个工作日,2025年获批的一类新药数量同比增40
2.基本面反转:盈利拐点已确认
•龙头业绩爆发:百济神州14年来首次盈利,Q2净利润同比增17861%;药明康德中报净利润85.6亿101.9%在手订单566.9亿创历史新高。
•板块整体复苏:2025年一季度,医药板块净利润率提升了03%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
•国际化里程碑: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份额从2015年108%跃升至2025年52.5%首次超越欧美!
3.资金面:从“无人问津”到“抢筹大战”
•公募基金加仓:医药持仓比例,连续两个季度提升,Q2达到939%但依然低于历史均值,增量空间十分巨大。
•产业资本扫货: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基金8月紧急限购(单日限10万),为2021年来首次,释放过热信号
三、细分赛道:谁能引领下一阶段行情,
▶创新药:聚焦真创新,远离伪创新
•核心逻辑:政策红利+研发兑现+国际化加速
•机会方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平台型企业(如恒瑞医药ADC平台、信达生物双抗平台)、国际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百济神州海外收入占85
风险预警:热门靶点较为集中,(如GLP-1、PD-1)等这致使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变得更加激烈。
▶CXO:业绩拐点将至
•核心逻辑:全球投融资回暖+国内BD资金转化研发投入
·数据印证: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海外生物科技融资开始复苏;国内药企的BD收益有60%转化为了研发支出,CXO的订单,在Q3旺季即将放量
▶医疗器械:集采利空出清,创新突围
•政策支持高端器械(例如AI医疗、脑机接口等),集采规则得以优化,从而保留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龙头企业,正在加速进行进口替代,其出海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升
▶中药:国企改革+成本改善
•国企混改正在推进(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中药材的价格步入了下行的通道,其利润率有希望得以修复
四、投资策略:如何抓住医药长牛,
1.组合配置法则,
进攻端:高弹性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CXO(药明康德)
防守端:高股息中药(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
2.普通投资者利器,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100%纯度港股创新药指数基金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A股创新药+CXO组合
3.仓位纪律,
•依据风险承受力动态调整,单行业仓位建议不超过20
•定投策略平滑短期波动(如季度定投),
五、长期逻辑:为什么这次是“新周期”,
•人口刚性需求:中国60岁以上人群医疗支出是青壮年的35倍,80岁以上人群成本高达144倍!老龄化加速兑现医疗红利。
•估值仍处洼地:板块PE处于近十年28%分位,低于历史72%时间
•技术质变:ADC药物,细胞治疗(例如传奇生物的CART),双抗平台等前沿领域,中国首发管线数量在全球所占比例为24%,仅次於美国
历史启示:对比新能源三轮行情(2019概念→2020放量→2021盈利),当前创新药正处于“研发兑现→盈利爆发”的第二轮主升浪,未来业绩驱动的第三轮行情可期。
结语:浪潮已至,但非所有船只都能远航
医药股的复兴,绝非仅仅是简单的反弹,而是在政策、技术、资本共同作用下所引发的产业跃迁。当恒瑞医药的科学家,与GSK签下了120亿美元的大单;当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越了跨国巨头。世界终于意识到:全球医药创新的重心,正朝着东方,不可逆转地迁移着。
投资需警惕暗礁:FDA审批延期这一黑天鹅(例如恒瑞“双艾组合”),还有研发失败率,以及部分Biotech的现金流危机……然而一旦趋势形成,便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了。
牛市不言顶,却需以望远镜来观方向,用显微镜去选标的。
(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15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