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消失倒计时开启!”这句话在传了多年,如今终于迎来重磅官宣——苹果确认三大运营商都将为iPhone Air提供eSIM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于近日官宣将支持eSIM全系产品,包括华为、苹果、OPPO、荣耀等主流手机品牌,涵盖手机、手表等多种形态终端,eSIM总算是要上场了!
上周,苹果发布史上最薄iPhone——iPhone Air,机型厚度约为5.6mm,重量仅有165g,仅支持eSIM,三大运营商均已确认支持eSIM业务,具体上线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其中,中国移动对eSIM业务的推进可谓是全力以赴,不仅完成了支持eSIM手机能力的系统开发改造,且相关系统平台、客服流程与服务培训均已部署到位,各省营业厅也已具备承接eSIM手机业务的服务能力,整体业务全面就绪、整装待发。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使用eSIM终端时,将能够享受与传统SIM卡一致的网络体验,并在设备升级、业务迁移等场景中获得更高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面对eSIM这一大势所趋,另外两家运营商的表现如何?
中国联通无疑是最为积极的一个。他们已经在北京、天津、河北等25个省市持续扩大eSIM服务覆盖,率先完成终端适配,为国行iPhone Air提供eSIM支撑。同时,联通还携手华大电子、紫光青藤成立eSIM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严格遵循行业安全标准。
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已经启动了手机eSIM业务的安全评估服务,为大规模商用做好充分准备。电信官方表示,“现在已经有eSIM业务,但是什么时候会开放功能还没有接到通知。预计iPhone Air正式上市期间,eSIM功能可能会同步开放。”
中国移动则如前所述,已经完成了系统改造和服务部署,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全面开放业务。
iPhone Air的推出,直接把eSIM从“可选”变成了“必选”。以前用户还能纠结“要不要用eSIM”,现在想买这款热门机型,就只能接受无卡设计。
这种“倒逼”确实加速了eSIM的普及,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无卡手机让实名制和反电诈面临新挑战”。以前办手机卡,必须本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现场插卡激活,整个过程有“物理核验”的环节;
然而由于eSIM“空中写号”特性,加上可以远程配置号码,在此期间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远程开户和电信诈骗。
这也是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在推进eSIM时,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比如联通在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联通5G AI终端白皮书》中更新了eSIM技术规范。
要求支持eSIM的5G国行手机需基于国内业务场景,预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等国内通用eSIM证书,这些证书与海外运营商并不互通,以确保本土化安全和兼容性。
在安全方面,白皮书还提出了严格管控措施,禁止跨境写卡,不允许在境外通过网络远程写入或激活eSIM;并引入地理位置精准校验,确保相关操作只能在允许的区域内完成。
GSMA Intelligence预测,至2025年底,全球预计将有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2030年将增长至69亿,eSIM是大势所趋。
如今,三大运营商均已官宣支持eSIM业务,你期待eSIM全面普及吗?如果你的下一部手机是无卡版,你会愿意尝试eSIM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