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彭菡宇)8月26日,汉阳区“武汉之眼”地标建筑前的空地上,一架装有高压喷头、接着水管的无人机飞达建筑顶端。喷头喷出的高压水流瞬间冲散玻璃上的积尘,无人机轻轻晃动调整姿态,沿着玻璃幕墙开始自动清洗。
无人机正在清洗高层玻璃。通讯员王俊 摄
“武汉之眼”是一栋异形建筑,外立面有斜坡、有拐角。飞到这些地方时,无人机会微微调整喷头角度和水流大小,让水流仍能对准玻璃。原本因灰尘覆盖而失去光泽的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在无人机反复清洗下再次变得透亮。
无人机下方接上水管,搭载专业的高压清洗模块。通讯员王俊 摄
这个能替代高层建筑清洗“蜘蛛人”的专业清洗无人机,由刚入驻汉阳区的低空领域新秀企业艾珞(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珞科技”)负责研发,目前正在开展场景应用示范。
艾珞科技总经理胡飙介绍,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清洁维护一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传统方式中,高空“蜘蛛人”吊在空中进行人工清洗,面临高风险、高成本压力,而且耗时较长。艾珞科技依托武汉大学团队科研力量,研发的无人机融合了北斗、激光雷达、贴近测量、AI视觉等前沿技术,在高精度定位、三维建模领域具有核心优势。
无人机可以根据建筑外观变换角度和水压。通讯员王俊 摄
“起飞之前,无人机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脑海’中构建了实体建筑的模样,模拟出最佳清洗路径。清洗过程中,无人机会实时监测并调整飞行姿态,无论建筑是平面、曲面还是立面,它都可以轻松应对,清洗完成后还能为建筑生成‘健康档案’。”胡飙说,“相较于传统人工清洗,无人机清洗技术只需40分钟就能完成人工半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单机日作业量可达8000平方米,效率提升20倍。”
未来还可将无人机上搭载的高空清洗模块替换其他应用场景模块,可以广泛应用在建筑维护、古建筑保护、高危环境探查、工业巡检、文旅创新等领域。“在‘人不能至、人不宜至’场景中,使用无人机可以解决安全运维的痛点,发挥大作用。”胡飙说。
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无人机代替“蜘蛛人”开展低空玻璃幕墙清洗,是汉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城市服务领域的又一项实践。艾珞科技所在的大桥低空经济集聚区,还有汉商低空聚焦“低空+物流”新场景、星辰启航锚定“低空+巡检”新赛道等。汉阳正加快打造低空经济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场景示范地、产业生态新高地。
【编辑:丁翾】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