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有一位特殊的英雄,他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甘愿为民族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在敌人心脏潜伏周旋,最终用生命践行了“心系统一,血洒宝岛”的誓言。
他就是吴石将军,一位被铭刻在历史丰碑上的隐蔽战线传奇人物,画面中的这位便是吴石将军,并非演员扮演。

吴石将军绝对当得起“儒将”这一美誉,照片里的模样,周身散发着一种温润而儒雅的气质,他的身姿格外挺拔,透着一种坚毅与果敢。
他端坐在那里,姿态极为端正,没有丝毫的懈怠与随意,这样一位集儒雅与将才于一身的人物,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

吴石是个厉害的人物,学生时代他就大放异彩,在中日两国军界都引起轰动。去日本炮兵学校和陆军大学留学,成绩全是优异。
他文武双全,会写诗作词、书法绘画,精通英语日语,骑马射箭、驾车游泳也都不在话下,是国民党军界少有的奇才。

1939年,他调任第四战区参谋长,跻身国民党军队高层,然而,真正让他看清国民党本质的,是1944年的湘桂战役。
当日军大举来袭时,吴石率领的部队势单力薄、难以抵挡,他一次次急电国民党当局,恳请增派重兵加强布防,可始终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国民党当局的消极应对,让战局急转直下,部队最终遭遇大溃败,那个寒冷的冬天,桂黔公路上全是拖家带口的难民,头顶敌机轰炸,身后日寇紧追,无数百姓死在了逃难路上。
亲眼目睹这人间惨剧的吴石,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与绝望,大病一场后毅然辞去了第四战区参谋长的职务。

悲愤之下,他忍不住喟叹:“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这句话,道尽了他对国民党当局的失望。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石随军队接收上海,在这座繁华都市里,他亲眼看到国民党官员趁机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而普通百姓却在物价飞涨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吴仲禧
现实的反差让他愈发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本质,也让他对坚持抗战、心系民众的共产党渐生好感,这段时间,他频繁与同乡好友吴仲禧见面。
吴仲禧早在抗战前夕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中从事谍报工作,当时已官至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法执行监。

在吴仲禧的影响下,吴石心中的天平逐渐向共产党倾斜,1947年4月,吴石正式成为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核心情报人员,开启了他隐蔽战线的传奇生涯。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仅用两天时间就彻底摧毁了蒋介石精心布局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的红旗插上了总统府。

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决定性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吴石冒死提供的关键情报。
渡江战役打响前,我党收到了一份详尽的蒋介石长江布防图,图上标注的部队番号细致到团,每个团的防御部署都清晰明了。
这份价值千金的机密文件,正是吴石将军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并传递出来的。

那段时间,吴石的身影频繁穿梭在南京与上海之间,他常常乘坐晚上9点的火车从南京出发,亲手交接情报后,再在次日凌晨三四点钟赶回南京。
七八个小时的往返路程,每一步都可能遭遇特务的盘查,每一次出行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为了革命胜利,吴石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知这样惊险的行程跑了多少回。

1949年8月14日,正在福州任职的吴石突然接到蒋介石的急电,任命他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即刻赴台湾履职。
为了更好地潜伏,吴石决定携夫人王碧奎和年幼的次女吴学成、幼子吴健成前往台湾,而将长子吴韶成、长女吴兰成留在了大陆。

眼前这张照片里,是吴石将军的夫人王碧奎女士与他们的三个孩子,目光落在王碧奎女士身上,便能清晰感受到年轻时候的她,定是位风姿绰约的美人。
赴台前,华东局给了吴石一个代号,密使一号,抵达台湾后,吴石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被授予中将军衔,凭借这个高位,他得以接触到国民党最核心的军事机密。

1949年10月,解放台湾的战役箭在弦上,可几次作战先后失利,对台情报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和紧迫,组织决定正式启用密使一号吴石。
从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吴石与女共产党员朱枫在台湾秘密会晤7次,每次见面,吴石都会将精心搜集的绝密情报交给朱枫。

朱枫
其中包括拍摄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的微缩胶卷,上面详细标注了国民党防区的驻军番号、人员数量,以及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的部署情况。
这些情报对解放台湾至关重要,吴石和朱枫每一次传递都格外谨慎,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

蔡孝乾
1950年1月,台湾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蔡孝乾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蔡孝乾叛变投敌,不仅供出了朱枫,还交出了千余名地下工作者的名单资料。

虽然蔡孝乾没有与吴石直接接触,但特务们在他的记事本上发现了吴次长 三个字,不过,当时国民党政府中姓吴的次长不止一位,身居高位的吴石并没有彻底暴露。
可此时朱枫还未撤离台湾,情况万分紧急,吴石深知,一旦朱枫被捕,更多同志将面临危险。

他毅然决定动用自己的权力,为朱枫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安排她搭乘军机飞往舟山,希望能从那里转道返回大陆。
这个举动,无疑是将自己推向了悬崖边缘,吴石早已做好了保全同志、牺牲自己的准备。
然而天不遂人愿,已经抵达舟山的朱枫,虽然离祖国大陆仅有一步之遥,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国民党特务的魔掌。

而那张由吴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成为了国民党特务指控他“通共”的直接证据。
1950年3月1日晚,国民党特务包围了吴石的住所,这位潜伏在敌人心脏的密使一号在家中被捕。
在保密局的监狱里,吴石遭受了百般酷刑,敌人妄图从他口中套取更多情报,可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始终坚贞不屈。

酷刑过后,他浑身是伤,腿肿得无法站立,一只眼睛也被折磨致盲,却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的机密。
当国民党保密局搜查这位国防部次长的家产时,整个屋子翻遍,只查出一根四两重的金条。
这样的清贫,连负责搜查的特务都不禁为之动容,他们无法想象,一位身居高位的中将,生活竟如此简朴。

吴石被捕后,妻子王碧奎也受到牵连入狱,在狱中,吴石强忍着伤痛和折磨,断断续续草拟了一封绝笔书。
信中没有豪言壮语,满是对妻子的思念与感激,字里行间都是铁汉柔情,夫妇二人被捕一周后,16岁的次女吴学成和7岁的幼子吴健成被赶出家门,无依无靠地流浪街头。

幸运的是,吴石的部下、同族侄孙吴荫先不忍心看着恩师的孩子受苦,将这对姐弟收留在家中,才让他们有了一处安身之所。

这张照片是目前能找到的吴石将军和妻子王碧奎的合影,吴石将军一脸正气,眼神很温柔,一看就是个好相处的人,妻子王碧奎一身旗袍,看起来温婉大方,身材有些微胖,不过看起来更有韵味。
吴石就义后,王碧奎仍被关押在狱中,直到1950年秋,经吴石的故旧多方奔走营救,她才得以出狱,出狱后的王碧奎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上初中的吴学成不得不辍学打工,一边补贴家用,一边供弟弟读书,姐弟俩在艰难中相互扶持长大。
1977年,吴健成从台湾大学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拿到硕士学位后,他第一时间将母亲王碧奎接到了美国,让老人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吴石将军就义后,他的骨灰一直安放在台北郊外的寺庙中,由留在台湾的女儿吴学成悉心照看。
而留在大陆的长子吴韶成、长女吴兰成,几十年来始终牵挂着父亲的下落,期盼着一家人能有团聚的一天。

1981年12月,身在郑州的吴韶成与北京的吴兰成搭乘飞机,一同前往美国洛杉矶。
在那里,他们要和早已定居的小弟吴健成以及母亲王碧奎相聚,消息传开,小妹吴学成也从台北匆匆赶来。
多年分散的一家人,终于在异国的土地上紧紧相拥,喜极而泣,那场面格外令人感动。

时光流转到1991年,吴学成夫妇特意把父亲吴石的骨灰从台湾带回了郑州,1993年,王碧奎在美国离世,子女们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也带回了祖国。

1994年春天,吴石夫妇的骨灰合葬于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墓前立起一座洁白的汉白玉纪念碑,上面清晰地刻着“吴石将军、王碧奎夫人之墓”,显得简洁又庄重。

墓后的碑文由长子吴韶成撰写,经中共中央原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修改审定,简要介绍了吴石将军的一生,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这位革命先烈的敬仰与缅怀。

吴石将军虽未入党,却始终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身居敌营高位,却甘守清贫,只为民族大义。
在隐蔽战线的暗夜里,他用勇气和智慧传递着希望的火种,用生命践行了心系统一的誓言。
河北共产党员——《沉默的荣耀》,历史尘烟中的吴石,震惊台海的潜伏将军,周总理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2025-10-15

央视新闻——泪目!“吴石”向吴石献花2025-10-18

百度百科——王碧奎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