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源自网络
按官方说法,现在每天都有3万外国游客入境上海。不少人一听,以为这帮老外都是来旅游、打卡、吃吃小笼包、外滩拍照的。可要说最近最出圈的一批美国游客,做的事儿,真让人有点看不懂——来了上海,居然不旅游、不逛景点,连本地美食都不碰,他们到底在忙啥?
朋友圈里有人发视频,南京路的泡泡玛特门口乌泱泱一群人,英语、口音夹杂着各种“Excuse me”,一问才知道,全是美国游客。有的拎着行李箱,有的背着大包小包,甚至还有人一坐下就开拆盲盒,地上堆了一地纸盒子——这场面,谁看了不迷糊?
素材源自网络
朋友在商场做导购,说最近美国人来的特别多,买东西下手特别狠。有的直接抱走几十只无人机,有的买了N台华为手机,说回去要送亲戚。买咖啡、买红酒、买衣服,结账都不眨眼。
素材源自网络
问他们为啥不去外滩看看,答得干脆:“美国啥没见过?主要是这边买便宜,离境还能退税。”
有美国小哥还现场算账:“在美国买无人机比中国贵一倍,在这边买完直接背走多划算。”
还有一位美国大姐,边排队买泡泡玛特,边和我唠嗑:“我们在美国买不到,代购太慢,还贵。来中国自己买,爽!”
我问她买这么多带得回去吗?她说:“能带多少带多少,拆开还能塞箱子!”
素材源自网络
说到泡泡玛特,真的是火到离谱。一个99块的盲盒,上海的美国游客一买就是好几十个,蹲在商场当场开盒,那个激动劲儿,跟咱们过年刮彩票似的。
有人还专门拍抖音发TikTok,分享“在中国开盲盒”的全过程。你能想象吗?美国小伙子在南京路边上,用蹩脚的中文喊:“再来一个!”旁边的大妈都看乐了。
泡泡玛特在美国也有店,但价格直接翻几倍。有网友调侃:“在美国买盲盒的钱,来中国还能玩一趟。”
老实说,这波美国游客的消费观,跟以往印象里的完全不一样。不是奔着景点和美食,而是奔着“性价比”和“情绪价值”来的。
他们觉得中国的智能产品、无人机、华为手机、咖啡、红酒,质量好、价格真心香。
泡泡玛特这种“盲盒经济”,在他们眼里就是新潮时尚。
更别说还有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去方便,买买买不耽误。
素材源自网络
当然,除了疯狂购物,这波美国游客也有些“另类体验”。
有位美国小哥,专门跑到河南少林寺学功夫,说要把中国功夫带回美国。
还有的在北京天坛公园学太极拳,被一群大爷大妈围观,现场气氛超级欢乐。
更有一群人跑到成都学茶艺,端着盖碗茶一脸认真,还要录vlog回去分享。
素材源自网络
说句实话,这波美国游客的“别样玩法”,也让不少中国网友脑洞大开。
有人调侃:“下次我们去美国,是不是也得去买冰箱、扫地机器人?”
还有人认真分析:“这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品牌影响力都上来了,连美国年轻人都开始追中国潮流。”
我的看法是,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的消费升级、新品牌崛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体验。
华为、小米、国产红酒、无人机,这些新国货,不只是在国内火,已经走向了世界。
美国游客来上海不旅游不美食,却能在商场、专卖店里花钱如流水,说明“消费体验”本身已经成了新的“景点”。
素材源自网络
你觉得呢?美国游客跑来上海买无人机,是不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还是说,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全球消费观的变化?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聊聊——你会为了“情绪价值”买单吗?你怎么看美国游客的上海之旅?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