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凉意渐浓,正是休养身体、为寒冬积蓄能量的关键期。俗话说“秋吃根,病不找”,此时深埋于地下的根茎类食材,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是我们餐桌上的养生宝藏。而在众多“秋根”中,山药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它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神仙之食”的美誉。《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本草纲目》亦记载其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现代营养学发现,其富含黏蛋白、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脾养胃、生津益肺、增强免疫力都大有益处。
如今山药大量上市,价格实惠,很多朋友都喜欢买来煮粥、炖汤或清炒。然而,我的医生朋友特意提醒,山药虽好,吃法上却有讲究,尤其是万不可与“3样”食物同吃,否则不仅营养大打折扣,还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大家了解清楚再吃,不懂可别乱吃!
1、油炸油腻的食物
生活中,炸鸡、薯条、红烧肉等油炸或肥腻的食物总是让人难以抗拒。但它们脂肪含量高,本就难以消化。而山药本身淀粉含量丰富,若是与这些高油食物大量同食,会大大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极易引起腹胀、积食等不适。
2、山楂
秋日也是山楂红透的时节,其酸甜开胃,有助于消食化积。但山楂中含有丰富的鞣酸(单宁酸),这种物质与山药中大量的淀粉相遇,容易结合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从而可能诱发肠胃胀气、疼痛甚至结石。因此,两样食物最好错开时间食用,间隔至少两小时以上。
3、动物内脏
猪肝、鸡心等动物内脏是补铁补血的好食材,因其富含铁、铜等矿物质。而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C虽好,却是一种强还原剂,若与动物内脏同食,可能会氧化内脏中的矿物质,影响人体对铁、铜等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建议两者不要在同一餐中搭配。
了解了山药的“搭档”禁忌,下面江江就为大家分享2种既安全又美味的山药吃法,滋润养人,正合时宜。
这道菜口感层次丰富,山药的滑糯与肉片的鲜嫩相得益彰,做法简单快捷,是一道非常适合秋季的家常小炒,能很好地发挥山药健脾养胃的功效。
【食材之妙】
山药与猪里脊搭配,性味平和,能补脾益胃,滋养气血。
木耳和青椒作为配菜,丰富了菜肴的色彩和口感,同时补充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做法详解】
1.处理食材: 铁棍山药一段,戴手套削去外皮,斜切成薄片,立即放入滴了白醋的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猪里脊肉切薄片,加入生抽、料酒、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木耳泡发后撕成小朵,青椒切块。
2.食材焯水: 锅中烧水,水开后先放入山药片和木耳,焯烫一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这一步能去除山药部分黏液,使成菜更清爽,且缩短翻炒时间。
3.滑炒肉片: 热锅凉油,放入腌好的肉片,快速滑炒至肉片变色断生后盛出。
4.混合炒制: 锅中留底油,放入蒜片、姜丝爆香。接着下入青椒块翻炒几下,再倒入焯好的山药和木耳,快速翻炒均匀。
5.调味出锅: 将炒好的肉片倒回锅中,沿锅边淋入少许蚝油和适量盐,大火快速翻炒均匀,让味道融合即可出锅。整个过程要快,保证山药脆嫩、肉片滑爽。
这道汤品是秋日润燥的绝佳选择。山药的甘润,排骨的醇厚,再加入苹果带来的天然果酸与清香,使汤水清甜不腻,滋润效果加倍,尤其适合感觉口干、皮肤干燥的朋友。
【食材之妙】
山药与排骨同炖,能增强补益脾胃、强壮筋骨的效果。
苹果的加入是点睛之笔,其性平味甘,《千金·食治》称其“益心气”,能生津润肺,解腻增香。
胡萝卜则提供了丰富的胡萝卜素,对保护视力黏膜有益。
【做法详解】
1.处理排骨: 排骨斩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用热水冲洗干净。
2.准备配菜: 山药、胡萝卜分别去皮切滚刀块。苹果洗净,去核后切大块(不用去皮,汤色更漂亮)。
3.炖煮成汤: 将焯好的排骨、山药块、胡萝卜块、苹果块一同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开水,放两片姜。
4.火候到位: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1.5小时,直至排骨软烂,山药和胡萝卜熟透。
5.调味享用: 关火前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苹果的微酸甘甜已融入汤中,无需过多调料,汤水自然清润可口。
山药是秋日平补的良材,希望大家在这个秋天,都能吃对山药,吃出健康,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好基础,温暖安稳地迎接冬天。您还有哪些山药的美味吃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系江江食研社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秋日生活打卡季#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