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德高望重,背后贪财好色、崇洋媚外,这4位名人太让人意外

公众人物表面上看总是坦荡正直的,但有句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如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即使是个石头,也能被夸出花来。

若不是人设崩塌,被媒体曝光,大家也想不到,有些表面上看着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背地里居然还有难以想象的另一面。

六小龄童

说起六小龄童,估计没人会陌生吧?

当年他演的孙悟空,那眼神、那身手,简直就是从书里跳出来的,说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一点不夸张。

可谁能想到,曾经人人尊敬的“美猴王”,后来居然成了大家吐槽的对象。

1982年央视要拍《西游记》,导演杨洁到处找孙悟空,本来看中了他父亲,可老爷子年纪大了,就把他推荐了上去。

就这样,六小龄童顺利拿到了美猴王这个角色。

1986年剧一播,收视率直接冲到89.4%,全国都在看,他这下彻底火了,走到哪儿都被当成“活悟空”。

可是啊,谁也没想到,这位深受爱戴的老艺术家后来会引来那么多争议。

1988年剧组忙后期,杨洁导演安排他们准备春晚,结果他和其他几位主演请假去新加坡“演出”,后来才知道是去商业走穴赚钱。

杨导气坏了,开会批评他们不敬业,结果这几个人不但不认错,还在剧组里拉帮结派孤立导演,差点把剧组搞散了。

后来拍续集,他们又哭着求杨导原谅,杨导心软用了他们,可这份恩情他好像没记多久。

2017年杨导去世,追悼会上本该缅怀恩师,他倒好,当着媒体的面宣传自己的新电影,说要演孙悟空告慰杨导。

这波“灵堂卖片”操作,直接让网友炸了锅,就算后来解释是剪辑的问题,大家也不买账了。

除此以外,六小龄童引发最大反感的,还是他对《西游记》的“垄断”态度。

他经常说“一万个人心中只能有一个孙悟空”,然后对其他版本的西游记改编作品指手画脚。

他批评周星驰《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造型,在多个场合模仿那个扛金箍棒的动作并加以嘲讽,说这是“人妖不分”、“侮辱国粹”。

日本动漫《龙珠》也被他形容为“髭毛乍鬼”。

可他自己呢?一边反对恶搞,一边却又代言了两款西游题材手游,这种双重标准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从这些事里我们能看出,六小龄童确实把孙悟空演活了,但他似乎渐渐把自己和角色完全融为一体,无法容忍其他艺术创作,再加上一些言行不一的表现,最终导致了他的公众形象下滑。

范曾

说起范曾,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早年他可是书画界响当当的人物,只是后来口碑一路下滑,成了争议不断的存在。

年轻时他师从李苦禅、沈从文这些大师,笔墨功夫是真扎实,李苦禅都夸他线条功底不错,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路子。

1962年从中央美院毕业时,他为了打响名气,天天守在郭沫若家门口,求对方给自己的毕业作品《文姬归汉图》题词。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郭沫若真给写了首长诗,这一下他立马在美院轰动了,作品还被学校美术馆收藏,算是一举成名。

后来沈从文又帮他牵线,进了历史博物馆做助手,给他古代服饰画插图,借着这些恩师的提携,他很快闯进了京城的文化圈,加上画作出手快、风格鲜明,慢慢就成了名家。

可谁能想到,这位“大师”后来会一步步透支大家的信任呢?

范曾早年拜师李苦禅,得到其真传,绘画水平突飞猛进。

但随着名气渐长,范曾的态度却逐渐傲慢,甚至对恩师直呼其名,以“兄弟”相称,彻底乱了辈分。

李苦禅在生命最后阶段,曾痛心地留下这样的话:“我不认范曾这个学生,此人一朝得势就忘本,实在令人心寒。”他还特别嘱咐身边人,自己离世后绝不允许范曾参与后事。

果然,1983年李苦禅先生离世时,范曾前来悼念,却被李家亲友和学生拦在灵堂之外。

然后是他与黄永玉的“狗头画”大战。

范曾与黄永玉原本是“忘年交”,但后来关系破裂。

为了恶心他,范曾画了一幅极具侮辱性的画——一个洋人牵着一条戴帽子的狗,题名“黄永玉”,并公开发表。

这事传到黄永玉耳朵里,把他气得不行。

他立马提笔创作,画了一幅《鸟是好鸟,就是话多》,明里说鸟,实则是在挖苦范曾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这场骂战持续了几十年,甚至在一次国际画展的饭局上两人差点动手,这种“文人相轻”的戏码,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除此以外,更让人失望的是他对艺术的态度。

明明靠着传统技法起家,后来却搞起了“流水线创作”,同一个构图翻来覆去画几十次,作品重复上拍率高达68%,比吴冠中这些人高出一大截。

艺术评论家郭庆祥骂他“才能平平”“虚伪”,他告人家侵权赢了官司,可观众根本不买账,觉得他的画早就没了艺术魂,只剩商业价值了。

更讽刺的是,他一边说别人的作品不正宗,自己却到处授权卖画,20年里作品成交额高达23亿,学术展览却没参加几次。

到了晚年,家庭风波更是把他的口碑彻底砸烂了。

86岁的时候跟36岁的徐萌结婚,没过多久女儿就出来指控,说徐萌转移家里价值20亿的藏品,还把他弄“失联”了,住所都被封了。

之前他还顶着“慈善家”的名头捐画,说值60亿,可这会儿爆出全家忙着敛财,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慈善怕也是包装出来的吧?

其实说到底,大家一开始尊敬他,是敬他的才华和恩师们的脸面。

可他既没守住艺术的本心,又丢了做人的底线,一边标榜“国学大师”,一边干着投机逐利的事儿,口碑崩塌也就是早晚的事了,真挺可惜的。

张铁林

提起张铁林,谁的脑子里不会冒出那个吹胡子瞪眼的“皇阿玛”?

当年他演的乾隆,那股子威严又带点俏皮的劲儿,简直成了古装剧里的经典模板。

可谁能想到,曾经靠角色圈粉无数的他,后来会变成网友嘴里“翻车不断”的存在。

他能出名,说起来也是熬了不少年才抓住机会。

早年他是正经科班出身,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80年代就开始拍戏,可大多是些不起眼的配角,一直没什么名气。

1987年他索性去英国留学,读了导演硕士,还留校教过书,后来又去香港跟徐克合作拍电影,折腾了十年也没闯出名堂。

直到1998年《还珠格格》横空出世,他演的乾隆皇帝一下子火了,紧接着《铁齿铜牙纪晓岚》再续热度,“皇帝专业户”的头衔稳稳落在他头上。

那几年,他简直是收视率的保障,走到哪儿都被人围着叫“皇阿玛”,算是真正熬出了头。

可谁能想到,事业正好的时候,他却干了件让观众心里硌得慌的事——加入了英国国籍。

本来移民是个人选择,可他偏说这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这逻辑听着就别扭,弘扬自己国家的文化,还得先改个外国国籍?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他在国外事业没起色,转头又回国内捞金,这“国外定居、国内赚钱”的操作,一下就把观众的好感度拉低了。

这还只是开始,后面暴露的问题更让人下头。

2005年他突然被任命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事当即引发了大争议。

毕竟他既没有教授职称,也没发表过学术论文,完全不符合院长的任职标准。

面对质疑,他居然说“美国三流演员能当总统,我们一流演员当不了院长?”

这话一出,不光网友觉得他狂妄,连教育界的人都看不过去,毕竟大学院长可不是靠名气就能当的。

而且比起职业上的争议,他在私人感情里的操作更让人大跌眼镜。

有前女友带着私生女把他告上法庭,要求他履行抚养义务,结果他不仅拒绝承认,态度还极其冷漠,最后还是法院强制判他承担责任。

这事儿一曝光,“皇阿玛”的光环彻底碎了,大家才发现屏幕上的威严形象,现实里居然这么没担当。

晚年的他更是把路人缘败得一干二净。

68岁搞直播带货,为了卖货居然玩起了道德绑架,对着镜头问观众“多久没给老父亲买衣服了”,这话听得人反感极了。

之前他脚踝做手术坐轮椅,本是该让人同情的事,可评论区全是嘲讽,说他“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说到底,观众一开始喜欢的是他演的角色,可他本人既没守住做人的底线,又少了对职业和教育的敬畏心,一门心思只想着利用名气捞好处。

从万人追捧到全网嘲讽,这哪是运气不好,分明是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实在可惜。

潘长江

提起潘长江,那可是陪着好几代人长大的笑星,当年他在春晚上的小品、荧幕上的角色,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勾起一堆回忆。

可谁能想到,这位曾经的“老艺术家”,晚年居然因为带货口碑一落千丈,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他家里是搞曲艺的,父亲潘林生是东北评剧界有名的演员,艺名“小悦来”,还是评剧团的团长,母亲也唱评剧。

潘长江从小在戏台子边长大,自然耳濡目染的就爱上了表演。

后来他学了评剧,又转行做小品,凭着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幽默风格慢慢冒头。

不过真正让他火遍全国的,还是春晚的舞台。

1996年那个《过河》,他穿着花衬衫唱“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又唱又跳的样子,逗得全国观众直乐,一瞬间让他成为火爆中国的明星。

之后他更是成了春晚常客,《同桌的你》《将爱情进行到底》这些小品个个都是经典。

加上他在《武松》里演的武大郎形神兼备,“小个子大能量”的形象彻底深入人心,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还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

不过人生就是这么难以预料,潘长江后来的一系列选择让他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

2021年,演“嘎子”的谢孟伟直播卖酒翻车,被曝卖贴牌假酒。

潘长江特意连线劝他,语重心长地说“这里水很深,你太年轻把握不住”,说得嘎子当场落泪,网友还夸他有前辈风范。

结果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潘长江自己也扎进了直播卖酒的圈子,还宣称“原价999的酒只卖699”,可消费者买回去发现防伪码都查不到,质疑是假酒。

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网友都调侃他“劝嘎终成嘎”,“潘嘎之交”还成了网络热梗。

这还不算完,后来他卖茅台虎年生肖酒的操作更让人看不懂。

直播里他说自己和茅台董事长认识十几年,“昨晚灌醉他才拿到定价权”,把6600多的酒卖到4799,结果网友一查,这酒市场价才4500左右,茅台官方还直接打脸说“不属实”。

虽然后来他告媒体诽谤赢了官司,说自己没说过那些话,但这种夸大宣传的行为最终让他被央视点名批评,口碑彻底崩塌。

其实说真的,谁也不反对老艺术家尝试新鲜事物,可带货也得守底线。

从人人喜爱的喜剧明星到被网友嘲讽“晚节不保”,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挺可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娱乐   贪财好色   崇洋媚外   德高望重   表面   意外   名人   悟空   评剧   网友   西游记   恩师   名气   观众   作品   口碑   郭沫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