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大、北师大、中科院、高科中心最新成果在《nature》发表

7月30日,最新一周国际学术顶刊 《nature》线上论文更新。本周共上线研究论文20篇。

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以论文第一单位(非通讯作者单位)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国际科研合作组织“微型狐猴基因组计划联盟(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发表《一种针对狐猴(一种新兴的模式灵长类动物)的分子细胞图谱》研究成果。论文通讯作者单位为斯坦福大学。本周斯坦福大学上线3篇《nature》第一单位成果。

注:封面展示了三叠纪“冠状”爬行动物Mirasaura grauvogeli 2.47亿年前捕食昆虫的艺术家印象图

1、南方科技大学发表《早期地球模型中磁场发电机作用的不变性》研究成果,展示了在过去极低的粘度下,与地核正确几何形状中的流体粘度无关的发电机作用,证明了流体粘度在我们的发电机模拟中可以忽略不计。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林玉峰博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为论文其他作者。

林玉峰,国家级青年人才(2020),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地球与行星磁场发电机等。

2003年至2015年,先后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剑桥大学博士后,2018年起入职南方科大。

2、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发表《深海沟最深处繁茂的化学生物群落》研究成果,通过我国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探险发现,挑战了当前关于极端条件下生命和深海碳循环的模型。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生物研究所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杜梦然(女)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二)和共同通讯作者。

杜梦然,女,1987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深海深潜科学与探测技术。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入选海南省“杰出人才”,“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截至2025年,杜梦然博士已随我国多艘载人潜水器,如“蛟龙”号、“深海勇士”、“奋斗者”号完成30余次深潜探索任务。

3、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发表《块状六角金刚石的合成》研究成果,表明纯化前体石墨碳并微调高压-温度(P-T)合成条件可能会导致更高质量的六方金刚石。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博士【毕业于台大和罗切斯特大学,2025年第2篇nature】。

4、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上皮细胞膜穿孔诱导过敏性气道炎症》研究成果,靶向上皮穿孔的下游信号可能为治疗呼吸道过敏开辟新的途径。

北师大为论文第一单位,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徐墨研究员【北京大学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科技   中科院   北师大   成果   最新   中心   高科   中国科学院   深海   论文   作者   研究成果   通讯   单位   科学   苏黎世   斯坦福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