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不好对付后,贝森特对华降了调门,超2000万吨订单将归零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语气突然软了下来,此前咄咄逼人的姿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想要合作的声音。

贝森特转变的背后,是上千万吨美国大豆堆积仓库,没有了中国买家,美国大豆面临滞销的风险。

国际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新增大豆订单量降为零,这一情况就像寒冬中的一盆冷水浇在美国农业巨头的热切期盼上。

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美国大豆出口很大一部分都会到中国去。这一变化对美国大豆生产商而言,无疑是个致命一击。

变化突如其来,美财长语气急速降温

还记得前段时间美国财长贝森特怎么说的吗?他直言中国是“最大的经济和军事竞争对手”,在多个场合给中国泼冷水。

可还不到几个月时间,他的语气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再出现“对手”、“竞争”等字眼,取而代之的是谈合作的“模棱两可”的声音。

这个转变背后,是美国供应链面临的一个意外且严峻的局面。截至2025年8月中旬,根据往年的贸易惯例,中国通常在这一时间点与美方签订四季度大豆采购协议。

今年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零订单。对中国的新增大豆订单量为零,此情此景,让美国农业巨头的热切期盼落空了。

两千多万吨订单蒸发,美国农业感到痛了

美国农场主本妄图借中国订单大发横财,更指望着这些订单能填补美国贸易赤字的“黑洞”。

但现在中国突然“空手而归”,这让美国大豆生产商感到措手不及。超过2000万吨的美国大豆订单瞬间“归零”,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美国农场主仓库中的大豆堆积如山,价格一落千丈,一年的心血眼看就要付诸东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的大豆期货价格应声下挫。

这把市场经济的“钝刀”,正一刀刀地割向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命脉与选票根基,犹如凌迟之刑般残忍而持久。

华尔街的金融精英或许可在期货对冲中游刃有余,然而普通农场主面对大豆满仓滞销的状况,却只能绝望地咒骂。

中国并非没有实力,只是选择克制回应

近年来,美国政府于贸易问题上频频兴风作浪,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且凭借“实体清单”、“高科技出口限制”、芯片制裁等诸多举措妄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美国不仅没有在重要领域展现合作诚意,反而一次次用“裹挟”和“蛮横”的方式给中国市场增加不确定性。中国并非没有实力回应,但一直以来都秉持相对克制的态度。

中国更多以真诚与务实姿态积极推动双方合作,然而,美方言行屡屡逾越界限,乃至直接侵害中国企业与国家利益之时,中国的回应自是变得强硬起来。

大豆订单的“不言而喻”已经足够体现中国的态度。这次“零订单”事件不只是一次“市场选择”,更是中国传递的一个清晰信号:合作需要双向尊重,只有态度对等,买卖才能继续

合作前景仍存变数,美方态度决定未来

在最近的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中,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中美两国决定继续延长先前的“关税暂停措施”。

但谈判过程中贝森特的一个核心计划落空了,他本期望在谈判中探讨中国是否会继续从俄罗斯购入石油这一事宜,并盼着中国停止这种购买行为

然而联合声明表明,双方并未就此达成共识。贝森特对中方的压力施加并未奏效,他有关“胁迫中国停止购买俄油”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

中方业已多次着重指出,能源政策与对外采购决策属于中国内政事务,任何外部干预皆无法影响中国的抉择。中国在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领域,绝不会屈从于任何国家的威胁和胁迫。

美国寻求再次对话,释放合作信号

有意思的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还是透露了一些积极信息,他表示美中两国在经贸问题上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对话。

贝森特称,美国同中方的对话极为顺畅,下一次会面已经在计划之中,贝森特预料在11月之前,中国和美国的代表团会再次会面,他还认为目前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这个表态值得玩味。中美双方近期确实在经贸领域取得了些实质性的进展。

中美双方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中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两国联袂发布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声明中,美方承诺将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措施,并从8月12日起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也相应暂停了对美加征的关税及相关非关税反制措施。

全球格局正在改变,单边主义不得人心

美国不是没想过拉上盟友一起施压,贝森特曾在G7会议上抛出个“王炸”,对华加征200%关税,还点名要其他六国一起跟。

结果呢?现场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其他国家的代表都不敢应声,美国的“霸道总裁”做派暴露无遗。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玩关税讹诈了。今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然而,中国一经收紧稀土出口配额,美国数条关键工业链便即刻陷入动荡,宛如“打摆子”一般。

G7国家不跟美国玩不是没有原因。德国汽车产业大量的市场在中国,要是跟着加税,大众、宝马的订单能锐减一半。

日本电子零件供应链和中国深度绑定,索尼、松下的生产线一旦断供,损失不可估量。就连加拿大,虽然嘴上硬,可对华贸易额年年创新高,真要撕破脸,自家农民的大豆、木材往哪儿卖?

中国市场具有韧性,来源多元化保障安全

中国未必完全“放弃大豆”,而是对进口来源进行了调整。近几年,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逐渐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合作方。

巴西在产量和价格上都显现出持续稳定优势。数据表明,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的占比呈逐步扩大之势,而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则明显在缩减。

国际分析机构推算,美国原有的2000万吨订单,或加速流向巴西等新兴供应商。这意味着,美国失去的,别国正毫不迟疑地抢占。

曾几何时,美国农场主为中国的采购吞不下去的大豆红利而满心欢喜。可如今,眼看这么一迎风暴涨的大单子直接“飞走了”,其背后意味不言而喻。

美国终究还是低估了中国市场的灵活度与韧性。中国有足够的市场和政策工具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但显然,只有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才能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

1.扛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2025-08-17 16:17:24来源:观察者网

2.美中经贸对话顺畅,贝森特:预计11月前再会面2025年08月21日06:08来源: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财经   调门   中国   订单   不好   发现   美国   大豆   关税   中美   农场主   巴西   美方   经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