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如何定价“关税缓和”?

摘要

中美谈判释放阶段性缓和信号后,市场开始修正此前对二季度基本面的悲观定价,长端利率率先下行;而后资金面“风波再起”,引发市场对重演一季度“紧资金”局面的担忧,博弈资金宽松的期限也开始跟随调整。机构行为在本周趋于保守,中长债基久期中位数近四周内首次回落,超长端卖出量创3月下旬以来最大规模,显示市场整体偏向防御姿态。

从“修复率”角度观察。以4月2日为锚点,先计算各类资产近期的最大振幅,接着比较截至本周五涨跌幅相比于最大振幅的修复程度。结论是,多数资产已完成八成以上的修复,权益资产超额反弹,商品修复乏力,考虑资金后的债市修复程度不低。具体看,10年期国债利率本身修复幅度约为30%,似乎低于多数资产。但若将资金成本下行因素纳入考量,从市场利率与资金利率利差来看,整体修复程度并不低。换言之,考虑到资金成本已较4月初明显下移,若资金不重演一季度场景,利率上行风险仍处于可控状态。

一季度场景重演风险高么?当前宏观环境与一季度相比,虽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同样都处于抢出口阶段,外需对经济韧性有一定支撑;增量政策处于蓄力期),但也有不少差异。主要差异包括当前内需不确定性较一季度高,虽然抢出口预计对基本面构成支撑,但若企业和居民将其视为阶段性脉冲,则对有效提振微观主体中长期支出和投资意愿支撑有限。地产销售在一季度受政策刺激回暖,但4月以来成交再度放缓。价格压力还在传导,部分大宗商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未脱离底部。汇率压力较年初显著缓和。外部环境虽因谈判短期有所改善,但中期看不确定性较一季度时更高。权益风险偏好回暖但暂未走出主线行情。综合看,在这种环境中资金面重演一季度场景的可能性偏低

从基本面角度观察。分别从信贷、实体部门回报率及价格等核心基本面指标观察,利率合理中枢分别在1.82%、1.71%和1.61%,综合看当前长端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的偏下沿位置。

若要进一步打开长端空间,仍需依赖短端的有效带动。然而,目前隔夜资金利率已基本回落至政策利率附近,没有触发因素下继续下行动力减弱。在此背景下,从资金利率→短端利率 →长端利率的传导链条还需等待催化剂。

什么情况可能触发这一链条?可以重点观察央行对汇率的态度和是否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策略方面,由于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沿附近,且期限利差处于历史低位,长端向下较为依赖于1年期品种拓宽空间。后者虽然存在余地(距离年初低点仍有落差),但短期受制于资金价格。而资金成本暂未打开向下空间,或需等待央行购债等信号触发。各期限利率运行空间总体逼仄,曲线或在平坦状态下偏弱震荡。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反复风险、内部政策对冲力度和节奏


策略思考:债市如何定价“关税缓和”?

贸易摩擦缓和,债市转向防御。中美谈判释放阶段性缓和信号后,市场开始修正此前对二季度基本面的悲观定价,长端利率率先下行;而后资金面“风波又起”,引发市场对重演一季度“紧资金”局面的担忧,博弈资金宽松的期限也开始跟随调整。机构行为在本周趋于保守,中长债基久期中位数近四周内首次回落,超长端卖出量创下3月下旬以来最大规模,交易盘VS.配置盘力度回落至3月中旬低点附近,显示市场整体偏向防御姿态。

对缓和事件定价程度如何?考虑到此次贸易摩擦对全球大类资产共造成了两轮方向相反的冲击——先是引发避险情绪升温、资产价格剧烈调整,随后又因谈判缓和而出现修复——因此,可以观察各类资产在期间的“回调与反弹”对称程度,以及债券市场是否基本同等程度反映这一轮情绪和预期的修复。

从“修复率”角度观察。以4月2日为锚点,先计算各类资产近期的最大振幅,接着比较截至本周五涨跌幅相比于最大振幅的修复程度。结论是,多数资产已完成八成以上的修复,权益资产超额反弹,商品修复乏力,考虑资金后的债市修复程度不低。

具体看,权益资产整体表现强劲,万得全A、沪深300等核心指数已基本回到事件前水平,分别为93.7%和101.6%;而富时中国A50、MSCI全球、新兴市场以及纳指“修复率”则大幅超出100%,分别达到142.3%、147.8%、151.3%和169.0%,反映出市场情绪与风险偏好的显著修复。

大宗商品整体修复程度偏弱,在本轮情绪修复中弹性有限。其中Wind非金属建材指数“修复率”仅为3.1%,布伦特原油为24.4%,Wind煤焦钢矿为32.1%,螺纹钢为61.5%。

债券市场方面,直接看10年期国债利率本身修复幅度约为30%,似乎低于多数资产。但若将资金成本下行因素纳入考量,从市场利率与资金利率利差来看,整体修复程度并不低。换言之,考虑到资金成本已较4月初明显下移,如果资金不“重演”一季度场景,债券利率上行风险仍处于相对可控状态。

一季度场景重演风险高么?回顾一季度“紧资金”核心原因是:货币政策重心阶段性切换。央行在离岸市场发行大额央票回收离岸流动性、逆周期因子加力、公告暂停国债买卖(1月10日)均标志着稳汇率优先级上升。而当时目标切换的背景是经济温和企稳暂时处于无法证伪的空窗期、海外环境暂时平稳、汇率存在压力、权益资产表现积极。因而央行投放相对克制,再叠加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净供给抽水,存款自律管理影响大行负债稳定性,放大了彼时的金融机构资负缺口。

当前宏观环境与一季度相比,虽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同样都处于抢出口阶段,外需对经济韧性有一定支撑),但也存在不少差异。主要差异包括当前内需不确定性较一季度略高,虽然抢出口预计对基本面构成支撑,但若企业和居民将其视为阶段性脉冲,则对有效提振微观主体中长期支出和投资意愿支撑有限。地产销售在一季度受政策刺激回暖,但4月以来成交量再度放缓。价格压力还在传导,部分大宗商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未脱离底部。汇率压力较年初显著缓和。外部环境虽因贸易谈判缓和短期有所改善,但中期看不确定性较一季度时更高。权益风险偏好回暖但暂无主线行情(如一季度的DeepSeek热潮)。综合看,在这种环境中资金面重演一季度场景的可能性降低。

基本面角度观察。结合信贷、实体部门回报率及价格等核心基本面指标,当前长端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偏下沿位置。

从信贷视角看,剔除政府债后的社融增速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截至今年4月,剔除政府债务的存量社融增速为6.02%,较3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根据历史数据与利率定价模型的拟合,这一增速水平对应的利率点位约为1.82%。

从实体部门回报率的角度观察,一季度上市公司报表显示,非金融石油石化上市公司ROIC已从2021年二季度高点的4.91%下降至3.49%,累计下行幅度约140BP。若以这一降幅为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对应中枢或在1.71%左右。

从价格角度观察,相较于其他基本面指标,大宗商品价格在此轮事件冲击中的修复程度最为有限。因此,从价格类指标角度观察,当前利率中枢在三类基本面指标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具体而言,基于耐用消费品价格构建的利率拟合模型显示,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约为1.61%。这一水平反映价格修复滞后的黏性对名义利率的向下压力还比较大。

若要进一步打开长端利率的空间,仍需依赖短端的有效带动。然而,目前隔夜资金利率已基本回落至政策利率附近,继续下行动力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从资金利率→短端利率 →长端利率的传导链条触发因素还需等待。

什么情况可能触发这一链条?可以重点观察央行对汇率的态度和是否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二季度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可能。去年8月,央行启动国债买卖操作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而后连续五个月开展净买入操作,但今年1月以来购债暂停至今。央行在一季度货政执行报告中表示将“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后续政府债供给高峰期间,央行可能择机重启国债买卖以平抑市场波动。

大行在短端国债市场集中净买入是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前兆。去年四季度,国有银行在短端市场的密集买入操作显著压低了短端收益率,带动短端利率下行并向长端传导。后续可密切关注大行在短端市场的交易量和净买入规模,作为央行操作意图的先行指标。

对汇率态度边际变化。从人民币汇率视角观察,当前稳汇率的压力不大,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汇率价差明显收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偏离度维持在较小水平,类似于2024年8-11月以及2024年初的阶段特征。在上述时期,稳汇率压力较小时,市场流动性总体呈宽松态势,隔夜资金利率曾多次下探至政策利率下方。考虑到当前人民币中间价差的表现与过去这些阶段较为相似,可以进一步关注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态度的边际变化。如果汇率压力进一步缓解,可能重现前期“资金利率下破政策利率”的状态,进而打通“资金利率→短端利率→长端利率”的传导链条。

策略方面,由于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沿附近,且期限利差处于历史低位,长端向下较为依赖于1年期品种拓宽空间,后者虽然存在余地(距离年初低点仍有落差),但短期受制于资金价格。而资金成本暂未打开向下空间,或需等待央行购债等信号触发。各期限利率运行空间总体逼仄,曲线或在平坦状态下偏弱震荡。

交易复盘:债市回调

降准周内落地,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以净回笼为主,仅在周一、周五小规模投放7天期逆回购430亿、295亿,周二至周四7天期逆回购分别净回笼资金2250亿、1035亿、941亿。周四降准落地,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当日还有1250亿1年期MLF到期。周内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3501亿、MLF净回笼资金1250亿,两者合计净回笼资金4751亿。

周五DR007大幅上行11bp。在降准、降息带动下,各期限资金利率中枢较上周(5月6日至9日,下同)明显下移,DR001、DR007、DR014运行中枢分别下行14bp、10bp、10bp至1.45%、1.54%、1.58%。但是从周内走势来看,资金利率在周一行至低位后,整体呈震荡走势至周四,周五却快速收紧。具体的,周内前期DR001、DR007最低分别下行至1.40%、1.50%;后期可能受到15日MLF到期、利率债净缴款规模快速升至3000多亿,且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影响,资金利率转为上行,周五DR001、DR007较周四分别上行22bp、11bp至1.63%、1.64%。

债市全面回调。本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上行,其中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bp至1.4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上行4bp至1.68%,10-1期限利差由22bp小幅走阔至23bp。此外,3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bp,7年期、1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bp,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bp。

贸易和谈、资金面是影响本周债市的主要因素。本周中美贸易和谈结果超市场预期,叠加资金面在周内后期突然收紧,债市情绪整体偏弱,各期限均以回调为主。

具体而言:周一(5月12日),中美贸易和谈结果显示关税或大幅降低,债市随之下跌,当日10Y国债收益率上行5.3bp至1.69%。周二(5月13日),当日情绪略有修复、债市弱反弹,10Y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8bp至1.67%。周三(5月14日),尾盘央行公布4月金融数据,总量在政府债支撑下同比多增,但内部结构偏弱。不过债市对此并未过多定价,当日10Y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于1.67%。周四(5月15日),15日降准落地,但资金面并未明显转松,当日10Y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0.6bp至1.68%。周五(5月16日),资金利率突转上行,当日DR007上行幅度达到11bp。早盘国债收益率随资金面收紧上行,午后或受大行融出放量影响,国债收益率转为下行,当日10Y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于1.68%。

久期下降,分歧维持高位。5月12日至5月16日,公募基金久期中位值下降0.04至2.93年,处于过去三年72%分位久期分歧度指数持平于0.58,处于过去三年85%分位。

本周(5月11日至5月17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中,以 “利好”为主,占比8/10;其中,PMI供需平衡度趋势值、铜金比发出“利空”信号;其它指标均发出“利好”信号。

具体地:①企业中长贷余额增速为8.6%,低于前值8.7%,属性“利好”;②建材综合指数为115.8,低于前值116.0,属性“利好”;③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为48.6%,低于前值49.6%,属性“利好”;④失业金领取条件:互联网搜索指数同比(6MMA)为118.1%,高于前值78.1%,属性“利好”;⑤PMI新出口订单趋势值为-0.23%,低于前值-0.19%,属性“利好”;⑥PMI供需平衡度趋势值为0.2%,高于前值0.1%,属性“利空”;⑦耐用消费品价格为0.94,低于前值0.95,属性“利好”;⑧票据融资为15.0万亿,高于前值14.2万亿,属性“利好”;⑨美元指数为101.1,高于前值100.0,属性“利好”;⑩铜金比为14.5,高于前值13.9,属性“利空”。


风险提示
模型适用性风险:微观情绪指标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历史经验构建,指标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效性有一定差异,请谨慎参。
模型估算误差:微观情绪指标依据内部模型估算,存在估算值与真实值出现偏差的风险。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债市如何定价“关税缓和”?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8日

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分析师:尹睿哲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30009

邮箱:yinruizhe@gjzq.com.cn

证券分析师:魏雪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30011

邮箱:wei_xuegjzq.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财经   关税   利率   资金   国债   央行   收益率   市场   汇率   利好   资产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