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原名赵彩云,186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3岁那年被卖入苏州花船为妓。1887年,年逾五旬的苏州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偶然邂逅赵彩云,惊为天人,遂将她纳为三姨太。
洪钧受命担任驻德、俄、奥、荷4国公使期间,赵彩云以“公使夫人”身份随行。在欧洲的3年间,她迅速掌握德语、英语,周旋于各国政要之间,因其仪态优雅、谈吐不凡,被德国媒体誉为“东方第一美人”。
庚子救城:救下北京,民间尊称护国娘娘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赵彩云因躲避战乱滞留京城,机缘巧合下重逢昔日相识的德国军官瓦德西(此时已升任八国联军统帅)。
据刘半农《赛金花本事》记载,赛金花身着男装,以流利德语求见瓦德西,恳请其“军队不可滥杀无辜”,并劝诫联军“勿扰百姓,保护文物”。她还曾亲自出面解救被联军误认的平民,救下数十条性命。
最为关键的是,在和谈陷入僵局时,赛金花主动斡旋,说服克林德夫人接受“立碑道歉”的方案(即后来的克林德碑,今北京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为《辛丑条约》的签订扫除了障碍。
民间因此流传“议和人臣赛二爷,九城芳誉腾人口”,将她尊称为“护国娘娘”。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感慨:“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有史料记载,她曾为联军采购军需物资,甚至组织风月场所招待军官。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讽刺她“封为九天护国娘娘”,这种毁誉参半的评价,恰恰折射出乱世中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多面性。
晚景凄凉:穷困潦倒,拒操旧业坚守尊严
赛金花一生历经三段婚姻,却难逃命运捉弄。1893年,洪钧病逝后,她被迫离开洪家,重操旧业,在上海、天津开设妓院“金花班”,并以“赛金花”之名艳名远播;1911年,嫁给沪宁铁路总稽查曹瑞忠,却在次年丧夫;1918年,与参议院议员魏斯炅成婚,改名“魏赵灵飞”,定居北京。然而,魏斯炅于1921年病逝,赛金花再次失去依靠。
晚年的赛金花穷困潦倒,寄居北京贫民窟,靠典当衣物和友人接济度日。即便如此,她却始终拒绝重操旧业,甚至写信给公安局请求减免房租,言辞恳切:“虽居陋室,犹守清白。”
1936年,她在贫病交加中离世,终年73岁。齐白石听闻后,主动为她题写墓碑,并赋诗哀悼;张大千为她绘制肖像;刘半农耗时数月整理其口述回忆录。这些文人雅士的敬意,为这位传奇女子的一生画上了别样的注脚。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