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当国际金价在经历连续下跌后终于翻红,而国内金价却依然低迷不振。看着手机APP上内外盘背离的走势图,不少在国庆前高位追涨的投资者心里发慌,这种熟悉的“内外温差”,让人不禁想起2015年那个让无数人措手不及的深秋。 这种似曾相识的市场信号,让每个持有黄金或正准备进场的人,都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10月24日的黄金市场出现了微妙变化。国际市场上,纽约金价在连续下跌后,小幅反弹0.3%,收于1835美元/盎司。然而,国内黄金T+D价格却继续下跌,收盘于467.5元/克,跌幅0.5%。

这种内外盘背离的现象,值得警惕。国际金价的反弹,主要是技术性修复,在连续下跌后,部分空头选择获利了结,一些短线投机者也趁机进场博取反弹。但这种反弹根基并不牢固,就像秋日里的暖阳,看似温暖却难以持久。
国内市场的冷静反应更接近真实情况。黄金T+D价格不仅反映了国际金价走势,还叠加了人民币汇率因素和市场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当前投资者普遍持谨慎态度,这种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前的黄金市场环境与2015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是美联储政策环境。2015年,美联储结束了量化宽松,市场对加息预期产生严重分歧;而现在,美联储同样处于政策空窗期,内部官员表态不一,让市场无所适从。
其次是技术走势。2015年10月,金价在经历反弹后再次掉头向下,开启了长达数月的震荡磨底;如今的技术图形显示,金价同样面临“二次探底”风险,很可能再次考验前期低点支撑。
一位从业20年的黄金分析师指出:“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着相似的韵脚。当前的市场情绪和技术形态,都像极了2015年那个关键的转折点。”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对于短线投机者,现在最需要的是保持冷静,多看少动。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降低仓位或者空仓观望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等待明确的趋势信号出现再行动。
对于有实际需求的消费者,比如准备购买金饰或金条的人,当前的调整反而提供了更好的入场时机。可以采用定投或者分批买入的策略,逐步建立仓位,锁定成本。
而对于长期配置者而言,每一次深幅调整都是收集筹码的好机会。黄金的长期保值功能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改变,基于长期逻辑进行布局,才能获得稳定回报。
当前金价走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作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然是主导因素。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但“higher for longer”(更长时间维持高利率)的预期让黄金承压。毕竟,黄金是不生息的资产,利率越高,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地缘政治风险则提供了支撑。中东局势紧张、俄乌冲突持续,这些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愿意持有一定黄金作为避险。但这种支撑往往是脉冲式的,难以形成持续上涨动力。
此外,美元走势、通胀预期、全球央行购金行为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金价。当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市场环境。
面对当前复杂的黄金市场,一个根本性问题浮出水面:在美联储持续维持高利率的背景下,黄金是否正在从“避险资产”转变为“风险资产”?
看多黄金的一方认为,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各国央行持续购金,这些因素都支撑着黄金的长期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背景下,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重新凸显。任何一次深度调整,都是难得的布局机会。
但看空者则指出,在实质利率持续走高的环境下,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投资者完全可以选择国债等其他避险资产,既能获得稳定利息,又不必承担金价波动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如果全球经济真的陷入衰退,通缩风险可能会取代通胀担忧,这将进一步削弱黄金的吸引力。

最核心的争议在于: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相信黄金传统的避险属性,还是应该重新评估其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因为金价的每一次波动,都在考验着投资者的智慧。您认为在当前环境下,黄金还值得配置吗?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