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怎么也没想到,杯酒释兵权时唯漏掉一人,就被他夺走了江山

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北宋王朝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但殊不知,这样的局面在开国之初却并非是这样的,究其根源还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闹的。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就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就夺走了自己的江山,他究竟是谁?宋朝又是怎么从开国之初的兵强马壮到后来的穷兵黩武呢?

1、出名的宋朝

中华上下五千年,存在着不少朝代和传奇的历史事件,他们或真或假,都有一定的依据。不过,有的朝代也是靠着这些传奇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顺利的脱颖而出。

有代表性的除了开创秦朝的始皇帝、就是离我们很近的清朝,要不就是大唐盛世,但除了这些,北宋时期也同样出名。

只不过这个朝代的出名不太一样,他们是凭借贯穿始终的重文轻武的国情而出名的,而且还是越来越严重。

长此以往,北宋就给人留下了一个穷兵黩武、积贫积弱,文臣当道的印象。治理一个国家必然是不能只有文才的还得有武略,但宋朝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一意孤行,而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

当然,除了这个出名原因以外,宋朝皇权的更迭也一直被人们所议论。有的人说,这不都是赵氏江山吗,有什么可议论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虽然都姓赵,但后世血脉却不一样,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太祖和太宗血脉之分,至于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身上说起。

2、一切的根源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事迹在历史书上那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生于后周但却成长为了一代开国皇帝,这背后一定有许多的艰辛。

而除了这些艰辛以外,围绕在他身上最多的就是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两件历史典故。前者是他的发家之路,后者则是奠定了宋朝几百年国情的基础。

那时候,赵匡胤刚刚通过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开创了北宋王朝。皇帝之位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最高地位,按理说他应该是已经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说每天乐醒,怎么也是日日美梦吧。

但偏偏,赵匡胤就是日渐急躁,还时时刻刻都透露出担忧的神情,让身边的人十分不解。站在第三者的视角我们当然理解他是因为害怕陈桥兵变再次发生而吃不下睡不着,但在当时确实很反常。

于是,在登基之后不久,赵匡胤就使了一出好戏,他在某一天举行的宴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变着法的想要收回兵权。

一些有头脑的人当然理解他的意思,但是另外一些武将就不一定了。所以,在历史上,有人说他是威逼利诱得到的兵权,也有人说他是“诉苦”夺了武将的兵权。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武将都无一例外的将兵权交还给了赵匡胤,有的还有职务,有的就直接回家养老去了。

解除心腹大患之后,赵匡胤又选了一些自己人或者一些好控制的人担任这些职务,宋朝的国力便由此进入了衰弱时期。

3、意料之外的“继位者”

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说这些继任的将领都是外强中干的人,后世还是有人能认清这个现实竭力进行改革的,但由于积弊过大最终也无力改变。

不过,以杯酒释兵权为起点,宋朝的江山开始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我们看到的,国防实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个漏网之鱼引起的变化。

可能有人也发现了,赵匡胤当时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只是拿走了大多数将领们的兵权,但唯独落下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也就是因为这样,赵光义得以留有一线生机,在哥哥赵匡胤去世之后顺利继任,但历史上还是有人对赵光义继任的正统性存疑。

有的人的观点是赵光义是正常继任的,其依据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大意就是说,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临终前按立长的原则要求赵匡胤先立自己的弟弟为继任者,之后再传给赵光美。

但有很多学者却对这件史实保持疑问,觉得这个历史典故是伪造的,赵光义其实是弑兄篡位,其依据则是另一个历史典故,烛影斧声。

在这个典故中,赵匡胤去世之前曾召赵光义进宫议事,期间在烛光下隐隐约约看到赵光义有异常的举动,然后又听见兵器的响声,便觉得是赵光义杀害了赵匡胤,继而夺得了皇位。

由于当时两人身边都没有什么人,记载中的一切都是在第三视角看到的,所以难免有弑兄篡位的观点。

但也有人说这件事情其实是赵匡胤听从了自己母亲的嘱托,将皇位传给了赵光义就去世了,所以不存在弑兄篡位。

对于这件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虽然其中缘由各有千秋,但赵光义继任皇位毕竟是事实,况且当时的赵匡胤也没有立皇太子,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

但不得不说,在自己有后代的情况下被自己弟弟夺了位置,赵匡胤这出杯酒释兵权可真算不上完美。

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唯一没有喊到的弟弟竟然会在自己死后得到了帝位,还引起了这么多的连锁反应。

要是知道,再怎么也要保留一部分的兵权给那些将领,也不至于后来导致宋朝中央集权过大,国家积贫积弱明显。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兄弟俩是一家人,无论是谁,实行的政策都是大差不差。赵光义登基之后,出人意料的继续推进了赵匡胤未完成的事业,不仅收复了漳州、泉州等地还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画面。

但还是那句话,杯酒释兵权的矫枉过正使得一些政策违背了军事规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最终才促使北宋兵权分散,国家实力退步严重,这才有了我们眼中以积贫积弱出名的北宋王朝。


参考资料:

杯酒释兵权、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百度百科

[1]杨宁.赵光义登上皇位之谜[J].科学大观园,2016,(04):55-5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历史   杯酒释兵权   江山   兵权   宋朝   北宋   皇位   朝代   王朝   典故   兵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