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容易被自己的思维所桎梏。比如固定在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生活,活动区域也只限定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对于日常所见翻来覆去的那些事物,几乎达到了熟视无睹的样子,于是就形成一种固化的看法,觉得也就那样。
所以,当刷到消息称银川位列“美丽城市第四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接着会说:“不可能吧,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银川吗?”
还别说,从城建的角度来看,如今的银川变化,让人感到陌生,已经不再是“你以为的以为”,担得起“美丽城市”这个称号!
在很多老银川人的心里,银川还停留在老城“周廻十八里”的的范围内。因为那时候的老城、新城、新市区是代表着三个地方,只有老城专指“银川”。
老城内街巷厌仄,老旧小区众多,生活安逸便利,却透露出一种大县城的风韵。而从老城去新城和新市区,要走银新南路,老长半截才能到。出了老城就是郊区,农田满眼,一派田园风光的模样,哪里有什么大都市的时尚和气派?
星转斗移,从上个世纪的1984年,凤凰碑矗立在西门旧址上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三个区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统称银川。并且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明亮,绿化宜人,湖光山色中充满了时尚气息。
很多人觉得,那不过是银川的天赋异禀造就的如今“美丽城市”荣誉。其实,银川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时,是生态强市的支撑,对生态文明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提升才换取的这一份荣耀!
如今的银川,早已跳出了"老城十八里"的边界线。当驱车行驶在沈阳路高架桥上,两侧是错落有致的现代化楼群;走完北京路全程,可以感受到银川的时代变化和新旧风韵的转换;漫步在典农河畔,芦苇摇曳间可见白鹭翩跹,更可以欣赏湖光山色之美;夜幕降临时,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灯光秀将夜空点缀得璀璨夺目;览山公园的落日余晖让人得到心情上的舒缓和释放......这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蜕变。
最令人惊喜的是,银川的美丽并非浮于表面。过去五年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1.2%提升至43.5%,典农河、七子连湖等水系治理让"塞上湖城"的美誉实至名归。智慧城市的建设更让生活其间的市民感受到便利。比如公交电子站牌实时显示车辆到站信息,APP整合了各类政务服务,就连传统的早市都接入了移动支付系统。
这种变化背后,是城市规划"留白增绿"的智慧。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保留着中山公园、海宝公园等城市绿肺;在街头巷尾建立微小公园供人们休闲娱乐遛弯;新建小区强制配套绿地面积;甚至在高楼林立的CBD区域,也精心设计了串联各处的生态廊道等等,正是这些看似"浪费"的空间,让钢筋水泥的丛林有了呼吸的间隙。
当外地游客惊叹于贺兰山岩画的雄浑、镇北堡影城的沧桑时,银川人更骄傲的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美好。清晨在公园慢跑时邂逅的野鸭家族,下班路上穿过林荫道时闻到的槐花香,周末带孩子去花博园享受自然的和谐。这些鲜活的细节,才是"美丽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当然了,在城市发展中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不过也要看到银川前行的努力。比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最具投资热力城市、智慧之城、算力之城等等,这些荣誉有哪一项是随便就能得来的?
所以,越来越陌生和越来越美丽从来不是冲突的关系,而是为了明天更美好的注脚!
话说,美丽城市银川你觉得怎么样?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