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回应到融入社会!福泉特校分层德育让每个特殊学生都能向阳成长

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黔南州福泉市特殊教育学校于11月4日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德育工作汇报活动。全校九位班主任中,既有任职十年以上的资深“老班”,也有本学期刚刚接任的“新兵”。他们围绕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德育理念、目标设定以及针对特殊学生的德育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探索,展现出特教班主任在育人道路上的专业追求与责任担当。

汇报过程中,班主任们一致强调,特殊教育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方向,紧密结合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将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大家紧扣“办好特殊教育”的根本要求,把德育有机融入生活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生存本领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中,班主任们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残障类型和程度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德育目标。例如,对孤独症学生侧重“情绪管理”训练,对智力障碍学生则加强“规则意识”培养,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契合政策导向,贴近学生实际。

活动中,班主任们还结合特殊学生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特点,分享了分层制定德育目标的实践经验。针对重度障碍学生(C层),目标聚焦于“情感回应与基本配合”,例如能够回应老师的问候、在提示下遵守课堂常规;对于中度障碍学生(B层),重点培养“简单规则理解与表达”,如学会使用“谢谢”“对不起”,按要求完成值日任务;面向轻度障碍学生(A层),则强调“自主意识与社会适应”,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同学,理解并遵守公共行为规范。

九位班主任基于各自班级特点,提炼出各具特色的德育理念。低年级班主任提出“以爱育爱,以行导行”,认为特殊学生首先需要建立情感安全感,教师应通过拥抱、鼓励等细微举动传递关爱,再逐步引导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年级班主任倡导“生活即德育”,将德育渗透于叠被子、分餐等日常环节,让学生在重复实践中体会“责任”与“合作”的意义;高年级班主任则以“赋能成长,融入社会”为核心理念,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通过情景模拟、社区实践等方式,培养其规则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尽管理念各有侧重,但均体现了“尊重差异、立足生活、循序渐进”的特教德育共识,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此次汇报活动不仅为班主任们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使资深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成为新班主任可借鉴、可仿效的德育路径。市特殊教育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共性经验向个性化方案的转化,通过“老带新”机制助力新班主任快速成长,持续提升全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专业性。

通讯员 蒙开良

编辑 武芮西

二审 廖波

三审 刘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育儿   福泉   德育   情感   社会   学生   班主任   特殊教育   理念   德育工作   障碍   目标   特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