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孩子初中阶段,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聚焦两件事:
营造稳定情绪环境和构建高效支持系统,孩子便能茁壮成长。
第一件事:做情绪的“定海神针”
1、“考后黄金一小时”谈话术
孩子考完回家,我从不问“考得怎么样”。
我会递上水果说:“辛苦了,先歇会儿。”给他空间主动开口。
如果情绪低落,我会安慰他:“没关系,咱们看看哪里可以调整,搞懂了就是进步。”
核心是把“评价”变“修复”,让家成为能量站而非审判场。
2、“试卷分析聚焦法”
带着孩子分析错题时,我们的口头禅是:“这分不是丢了,是还没赚到手。”
错误归因:“我数学就是不行”(打击信心)
正确归因:“时间分配不合理”或“知识点模糊,需要专项练习”(指向解决)
我的角色是帮他把情绪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让他有的放矢。
第二件事:做学习的“战略顾问”
1、“时间管理”
每周花15分钟,让孩子记录各科时间投入和效率,然后一起分析:“哪科时间与分数不匹配?要不要调整?”
例如,将时间从提分空间小的强科转移到弱科,实现总分最大化。
2、“错题本管理”
我不检查作业对错,但定期检查“使用痕迹”:
红笔标错误原因(概念不清?审题失误?)
蓝笔总结通用解法
绿笔周末重做复盘
我的工作是提醒:“周末该给错题本‘除草’了。”
确保错题本是提分利器。
3、“资源协调”
孩子抱怨某科听不懂时,我不是亲自教,
而是问:“需要帮你找优质网课补这个模块吗?”或“要不要约老师集中提问?我先沟通。”
主动替他扫清障碍,节约时间专注学习。
父母的核心不是监督,而是创造最佳环境。
孩子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要做最稳定的后方基地。
放下焦虑,做好这两件事,静待花开。
(来源:王崧舟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