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有了孩子后多半会选择让老人帮忙带,很多家庭会在“奶奶带娃”,还是“外婆带娃”之间纠结。
有的人觉得外婆能够体谅女儿的辛苦,带孩子更仔细;有人认为应该让奶奶带,毕竟孩子是跟她儿子的姓,并且,奶奶带娃更符合传统家庭模式。
其实,建议让奶奶带娃,而不是外婆,并不是否定外婆的爱与能力,而是从家庭关系、情感联结、实际需求等维度来说,更符合多数家庭的育儿现状。
以下三点理由,或许能够帮你理清思路,不再为“选奶奶还是外婆”陷入两难。
01
减少“双重压力”,避免外婆过度劳累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婆参与到带娃的大军中。
外婆,作为宝妈的母亲,有着对女儿天然的疼爱:看到女儿产后恢复不易、一边工作一边带娃的辛苦,外婆会不自觉地多承担一些,甚至把“带娃+照顾女儿”的双重责任扛在肩上。而这种“过度付出”,很容易让外婆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
我家楼下的张阿姨,就是孩子的外婆,自从来带外孙之后,张阿姨每天都早起晚睡,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操心女儿的饮食营养和工作压力。
张阿姨的女儿是技术人员,经常加班到十点才回家,她心疼女儿加班辛苦,担心女儿晚上回来饿肚子,又知道女儿比较在意身材,于是很用心地学习和准备低脂低热量的食物。
对于张阿姨来说,为女儿和外孙付出多少都是愿意的。家里但凡她能做的事情,绝不会让女儿动手,生怕宝贝女儿累到了。
出于母亲的本能,心疼女儿,无私付出,外婆对女儿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长此以往,外婆的身体可能会吃不消,尤其是年过六旬的老人,长期高强度带娃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反观奶奶带娃,角色定位清晰:奶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和儿媳之间只是“育儿搭档”,而非真母女,不会因为过度心疼儿媳而额外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奶奶带娃的“适度付出”,既能保证带娃质量,也能减少奶奶的身心压力,让育儿过程更可持续。
02
稳固家庭关系,避免夫妻关系疏离
女儿和母亲之间有天然的亲密感,尤其是结婚生娃后,母亲牺牲自己原本的生活来到女儿家里带娃,女儿会更加心疼和感激母亲,对母亲的亲密感就更升级了。
身边的一位宝妈,生娃后一直都是母亲在帮忙带孩子。
由于宝妈和母亲的关系比较好,每天遛娃、买菜、逛街,都是一起,有时候,宝爸想要跟着一起,宝妈只嫌他多余。
除了外出都是宝妈和母亲相伴外,在家里,宝妈也是什么话都和母亲聊,几乎没有想和老公分享的话题……
渐渐地,宝妈觉得越来越不需要老公,老公觉得自己情感上被孤立了……这样,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夫妻感情,甚至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如果换成奶奶带娃,宝妈和婆婆之间没有亲密感,自然不会和婆婆有太多的感情投入,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精神上所需的慰藉,都需要老公的参与,这样在一起解决事情、彼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着夫妻关系,增进了夫妻感情。
03
推动爸爸参与,避免“丧偶式育儿”
虽然说,爸爸在育儿的过程中,往往充当旁观者,不管是谁带娃,好像和爸爸的关系并不太大;然而,表面或许看不出差异,但实质上,奶奶带娃和外婆带娃,对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和感情来说,是有很大不同的。
外婆,在带娃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只会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宝妈和外婆相互搭配,很容易就把孩子带好,完全没有爸爸的事;
并且,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外婆对女婿的缺席,会更加包容和理解,这更加导致爸爸意识不到自己的育儿责任。
此外,外婆作为宝妈的母亲,很了解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在帮女儿带孩子的过程中,少不了和孩子提宝妈过去的事情,让孩子更加了解宝妈,与此同时,对不熟悉不了解的爸爸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如果是奶奶带娃,就会有助于打破“丧偶式育儿”的僵局,能够有效推动爸爸参与育儿。
奶奶带娃,会主动和儿子沟通带娃遇到的问题、讲述带娃的一些趣事,还会要求儿子承担起爸爸的责任;另外,奶奶也会和孩子讲述一些爸爸成长过程中的趣事,让孩子更加了解爸爸……
有了奶奶的参与,即使宝爸工作太忙没太多时间陪伴孩子,宝爸和孩子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是存在的,父子/女之间的感情也是稳固的;
并且,由于多数家庭妈妈都是育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加之母亲对孩子天然的爱,所以,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奶奶带娃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写在最后:
带娃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无论选择谁带娃,父母都应承担起育儿的主导作用,多关心老人的身体与情绪,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也让家庭在育儿过程中收获更多温暖与幸福。
—END—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