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意外离世,2岁男童伴遗体数日,如何避免悲剧再发生?

01


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浙江温州苍南县有位28岁的离异妈妈,在家去世数天,无人知晓。


邻居发现气味不对后,报警求助。


警察打开门,看见年轻妈妈的尸体旁,还有守在她身边、浑身屎尿的2岁儿子。



警察给孩子换洗后,抱着他到医院检查,所幸孩子身体没有大碍。


这个妈妈到底是怎么意外去世的,我们无从得知。


网友们从警察带小男孩就医的视频里,看到小小的人儿乖巧懂事地坐在急诊室的椅子上。


他幼小、安静、沉默又孤独的背影,让人忍不住落泪。


他才2岁,却再也没有妈妈了。


他妈妈走时,只有他陪在身边。


其实,这个新闻带来的最残忍的拷问是:


独居或独自带娃的人,要如何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才能避免在危急关头孤立无援?


02


真正的强大,不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是一个人拥有一支队伍。


怎么拥有一支队伍?


扩大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不管你是带着幼小孩子的单亲妈妈,还是独居一个人,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借人、借势、借智地去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网络,让周围一切为我所用。


第一,拥有至少一名紧急联系人。


我和我家对门邻居关系很好,她是位常年在家的退休大姐。


我告诉我儿子,如果我有紧急疾病,他可以直接找对门阿姨。


有个单亲妈妈的朋友,把小区里两个关系要好的闺蜜,设为紧急联系人。


还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把这两个闺蜜的电话留给了她的同事和家人:“联系不上我,就让她们来家里看看我和孩子是不是出了事。”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可救命。


第二,建立有效的平安签到机制。


我每天晚上8点准时和我爸妈打电话。


前两天我治疗腿疼,怕他们担心,又不愿撒谎,就没有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马上就给我打了过来:“你生病了吗?”


我和我老公也每天互报平安——他血压有点儿高,我也担心他。


我有个独居的朋友,每天都发一条朋友圈或更新一条短视频。


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周围人知道她健康如昔。


如果她突然停更了,我们一定要打她电话,看她是否安好。


有些人发社交平台不是闲得慌,而是他们在固定时间里以签到的方式报平安,也建立了自己的求助渠道。



第三,利用科技时代的福利。


我有个离婚独居的男性朋友,在客厅里安装了摄像头。


他每月给他妹妹发200块钱的红包,只有一个要求:“每天下班回放一下哥哥家的视频,看你哥是否安好。”


妹妹不要红包,他一定要给,因为给了就形成了契约劳务关系。


现在很多智能手表、音响都有一键呼救功能,提前设置,也能救命。


高科技时代,要学会把一切人、事、物都为我所用。


第四,建立同频互助小分队。


有个孩子上大学后独居的女朋友说,她每天有两个群是必须打卡的。


一个是她和爸妈的家人群,一个是她和4个离异独居老闺蜜的互助群。


群规就是,每天早上每个人都要说早安,晚上每个人都要说晚安。


前几天她有个老闺蜜扭伤了髋部,她们四个人轮流排班去照顾,省得闺蜜在英国的儿子来回跑。


“我要是有个急病,我闺女在学校回不来,她们也会照顾我。”她骄傲地对我说。


有一种养老,是同城、同道、同频的我们,一起在互助中变老。



最后,我想对因种种原因不得不独居或独自带娃的朋友说:


你从来不是一个人,你的父母、朋友、同事、邻居、物业人员、包片民警、社区医生、门口保安、孩子同学的家长、家中电子设备,都是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时刻请记得向他们求救。


你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韧,你遇到险境时幸存的概率就越高。


勇敢向别人求助,不是懦弱,而是因为爱和信赖。


没有谁能独自流浪地球,我们必须抱团取暖,向阳而生。



一审:曹 磊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育儿   男童   遗体   悲剧   意外   妈妈   孩子   平安   社会   朋友   为我所用   邻居   安好   队伍   警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