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血与火锤炼的家国情怀‖黄川模

血与火锤炼的家国情怀

黄川模

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岁月,一段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整整十四年,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到最后胜利,中华儿女经历了怎样的国破家亡、水深火热、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生活呢?

请听抗战领导人的激情演讲:

——中国会亡吗?

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

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请看抗战诗人的形象描述:

——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生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请听抗战歌曲的热切呼唤: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80年前的抗战烽烟,如今早已飘散,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批民族英烈的英名,不应渐渐淡忘于历史的长河,而应该永恒闪耀在记忆的星空。因为抗战英烈的丰功伟绩,太行山记得,大洪山记得,松花江记得,扬子江记得,卢沟桥记得,惠通桥记得……

80年前的悲鸣怒吼、枪林弹雨,换来80年后的天蓝地绿、鸟语花香。散步在恬静流淌的长江之滨,品味着柳荫丛中均匀的蝉唱,我们能否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与幸福?我们能否将大脑频道暂时切换到80年前的烽火岁月?

据地方文献记载,抗战时期,地处川南一隅的南溪县(今宜宾市南溪区),共出征将士16492人,为国捐躯214人(失踪失联者应未计入);共征集支援前方将士寒衣6100件;共修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4座、忠烈祠1处;县属李庄镇主动接纳被迫内迁的国立同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近10所数千人,陶孟和、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名家曾在南溪李庄平静生活、不废研求五六年;国民政府军政部荣誉军人第二教养院、第五十三后方医院近两千人迁驻南溪;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东北抗日名将苏炳文、“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暂居南溪;南溪人樊义云(江西抗战牺牲的一等兵)、张仁恺(曾任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翻译)、李镜清(中国驻印军士兵)等为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南溪中学组织抗日晨呼队、抗战演讲及戏剧演出,其中两名学生代表为前方将士书写慰问信,得到了第二战区司令部政治部的复函……

至2015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行动”宜宾南溪志愿队寻访到健在的南溪籍抗战老兵计13人,他们大多90高龄,风烛残年,“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抗战老兵都蕴藏着崇高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

2015年8月13日“关爱抗战老兵公益行动”宜宾南溪志愿队活动现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不容重演,历史不容篡改,历史更不该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追忆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据查,近二十年来,宜宾市域重建或修复了三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令人欣慰!

抗战纪念碑,恰似中华民族的高大钙片,断然不可或缺!须知,让烈士有尊严地躺下,国家民族才有美好未来!

2025年7月10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黄川模(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巴蜀家风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历史   情怀   周年   黄川   南溪   宜宾市   将士   中国   抗日战争   宜宾   纪念碑   民族   黄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