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学,不少呼和浩特家长群又炸锅:太卷了!这事竟要“提前搞”?太煎熬…

距离新学期只剩两周

早秋的晚风还没吹散暑热

呼和浩特不少家长群却已“硝烟弥漫”

赛罕区某小区群里的对话让王静(化名)瞬间坐不住了。她家孩子即将升三年级,暑期按部就班完成了学校作业,练了字、读了课外书、坚持了跳绳,本以为准备充分,却被邻居一句“课文全背完了”打了个措手不及。她忍不住嘀咕:“这才二年级升三啊,至于吗?”


呼和浩特家长圈的“抢跑”风,让人心绪难平。回民区一位家长在群里晒出“战绩”,语文新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包括古诗、日积月累)已全部攻克,数学预习进入收尾阶段,英语单词提前扫荡一轮,课文也已会读。“假期不提前搞,开学全家熬夜谁受得了?早点睡比啥都强!”这位家长的理由很实在。

新城区的李女士选择重点突破,只让孩子提前背诵了古诗和“日积月累”部分。“整篇课文死记硬背?性价比太低!孩子不理解,背得痛苦忘得快,还容易影响上课兴趣。有这时间不如多读两本课外书。”

玉泉区的赵先生直言“不跟风”:与其困在书桌前背生涩的课文,不如带他去内蒙古博物院看看历史,去南湖湿地公园跑跑跳跳,或者去新华书店挑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生活里的见识,比提前背几篇课文重要多了。”他更担心孩子因此失去课堂新鲜感,甚至养成上课走神的坏习惯。


这股“提前背诵风”也吹到了老师们的案头。呼和浩特多位资深语文老师对此表达了几乎一致的观点:意义不大,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真的没必要!学校课本的知识点,老师们开学后都会系统、科学地教。为什么要用宝贵的假期时间,去做一件开学后老师会带着孩子更好完成的事呢?”呼和浩特市某重点小学的资深班主任张老师(化名)态度鲜明。她坦言,自己给学生的暑期建议就是:“好好休息,广泛阅读,开学认真听讲,老师都会教透的!”


1. “夹生饭”难消化:孩子在家囫囵吞枣背下来,可能字音不准、断句错误,对文章内涵一知半解。开学后老师再教,纠正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反而更费劲,孩子也可能因“我会了”而失去深入学习的兴趣。

2. 扼杀课堂“新鲜感”:“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师生共同探索文本的过程。如果孩子对课文‘熟透了’,课堂上的朗读、思考、讨论的热情会大打折扣,专注度下降,那损失就大了。” 张老师强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习的核心动力。

3. 偏离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强调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死记硬背恰恰忽略了‘理解’和‘感受’这个最重要的环节。语文学习不是比谁背得快,而是看谁理解得深、感受得真、表达得好。”另一位来自玉泉区小学的石老师补充道。


那么,呼和浩特的家长们,假期到底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为新学期语文学习真正“蓄力”呢?老师们给出了更接地气的建议:

1.“悦”读是王道:这是所有老师强调的核心!低年级坚持亲子共读,选孩子感兴趣的绘本、童话、科普读物。高年级鼓励自主阅读,题材广泛些,历史、自然、科幻都可涉猎。多聊聊书里的内容,享受阅读本身的乐趣。呼市图书馆、各大书店的儿童区都是好去处。

2. “生活即语文”大课堂:带娃逛逛大召寺、昭君博物院,讲讲历史故事,观察建筑特色。去小草公园或周边草原,观察花草树木、虫鸣鸟叫,描述所见所闻。参与家庭活动:一起做顿稍卖、去农贸市场采购,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表达和沟通。鼓励孩子讲述见闻:今天在游乐场玩了什么?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锻炼口语表达。

3.练字静心:每天安排适量时间练字,不求多,贵在坚持和工整。一手好字是语文学习的“门面”。

4.诵读经典:诵读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优美的现代儿童诗、有趣的童谣,培养语感。重点在于感受韵律美,不必强求背诵整本新课文。

5.保持好奇与表达欲:多听孩子说,鼓励他们提问、讲故事、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是学习的内驱力。



青城的秋风即将送来新学期的气息。面对家长群的“内卷”焦虑,呼和浩特的老师和“佛系”家长们给出了另一种答案:抢跑未必赢,厚积方能薄发。与其把孩子摁在书桌前死磕新课文,不如带他们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在图书馆里阅读,在博物馆的展柜前思考,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习表达。这份对知识的热情、对生活的感知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自信,才是伴随孩子整个学习生涯,乃至一生的“硬实力”。


新学期,放轻松

相信老师,也相信孩子

青城的娃娃们,准备好了吗?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育儿   呼和浩特   家长   孩子   课文   老师   新学期   玉泉   都会   死记硬背   博物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