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六个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强化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帮助师幼熟练掌握地震灾害特点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确保突发地震事故时能高效、有序完成疏散,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生命安全,2025年10月13日下午,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
演练实践
— 第36个国际减灾日 —
随着模拟地震警报响起,教师们迅速组织幼儿双手抱头、蹲在课桌下避险;警报解除后,又带领孩子们按照预定路线,弯腰、扶墙、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孩子们都能听从指令完成动作。演练后,教师借助儿歌、提问等互动,帮助幼儿巩固“不慌张、听指挥、快撤离”的逃生要点。
致家长一封信
— 第36个国际减灾日 —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灾害风险常隐于日常,可能是居家用电的小隐患、汛期的强降雨,也可能是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唯有科学认知、充分准备,才能主动防范。多掌握一分自救知识,家人就多一分安全保障。家庭是孩子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您的重视与行动,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向您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风险意识,主动防范隐患
请您将“防灾减灾”融入日常,主动了解居住地周边的灾害风险,做到居安思危。日常生活中,可定期和孩子一起排查居家安全隐患:重点检查电路是否老化、燃气阀门是否关紧、阳台及楼道是否堆放易燃物品,从细节处规避因疏忽引发的风险,为家庭筑牢“第一道防线”。
二、制定应急方案,备好应急物资
1.建议您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应急方案:明确紧急情况下的家人集合地点、联络方式,牢记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等紧急电话,确保孩子在突发状况下能清晰应对。
2.同时,在家庭显眼且易取用的位置存放简易应急包,内备饮用水、压缩饼干、应急手电筒、常用急救药品等,向孩子说明物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三、学习避险知识,掌握自救技能
请您和孩子一起学习常见灾害的应急避险方法,让“安全反应”成为本能:
1.地震避险
地震发生时,需遵循“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原则:室内可躲在牢固的书桌下、低矮稳固的家具旁,或快速前往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避险;远离灯具、窗边、阳台,不乘电梯、不跳楼。
室外要立即蹲下或趴下,护住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且不要返回未倒塌的建筑,防止余震带来危险;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需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课桌下,切勿乱跑或跳楼,震后再有序撤离至就近的开阔地带。
2.火灾逃生
室内起火后,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拨119报警,讲清地址、火势、被困人数。火势可控时可用灭火器灭火(未成年人不参与),火势失控则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沿“安全出口”撤离,不贪恋财物。若无法出门,用湿毛巾堵门缝、向门泼水降温,到窗边挥舞衣物发求救信号,切勿盲目跳楼。遇森林火灾需逆风逃生,衣物着火立即就地打滚。
3.暴雨应对
暴雨天尽量减少外出,不踩积水,远离井盖、广告牌、大树;行车时将车停至地势高处,不冒险涉水。若积水侵入室内,先切断电源和气源,迅速向高处转移。
4.洪水应对
洪水来临时,有时间就转移至2楼以上的坚固建筑;被洪水包围时,借助门板、木床等漂浮物避险,或上屋顶、大树等待救援,不独自游水,远离地铁、地下涵洞等设施。
5.雷电避险
雷电天气关紧门窗,拔掉电源插头,不接打电话、不靠近金属管线;无遮挡时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减少跨步电压伤害。
6.台风避险
台风来临前关注预警,移走阳台花盆等易坠物;台风期间不外出,远离临时建筑、广告牌,不沿海堤行走、不乘船,备好应急物资,预警解除后再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7.滑坡与泥石流应对
大雨、阴雨天不带孩子去山区沟谷游玩。遇暴雨需迅速转移至高地,远离谷底、陡坡。若遇滑坡,向垂直滑坡方向撤离;若遇泥石流,向垂直泥石流流向的两侧跑,警惕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征兆,及时报警求助。
防灾减灾,功在平时。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从现在做起,主动学习防灾知识,积极落实防范措施,用行动守护孩子安全,共建平安幸福的家庭家园!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园 供稿)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